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来铜陵考察调研及其积极影响
发布日期:2024-03-26 17:34:21

铜陵有色(集团)公司凤凰山铜矿,是我国第一座引进国外采选设备的现代化矿山。在新中国刚建立不久,党中央、国务院就提出了加快基础工业建设,尽快地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强国,并于1953年初将这个矿的地质勘探任务交由安徽省地质勘查局321地质队进行地质调查工作。321地质队先后在万迎山、药园山等地开始钻探,了解地下矿体情况,直至1965年9月结束。在长达4年多的时间里基本查明了这个矿区地下的矿产分布、矿体形状及产状、伴生有用元素的含量和赋存状态等。探明了 B +C1+C2级30.86万吨,硫120.08万吨,铁698.27万吨。相应伴生有益元素:金14346公斤,银261905公斤,钻4418吨,铝1165吨。

1964年9月,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亲临我市的凤凰山铜矿,考察该矿矿床地质构造情况。

李四光先生,是新中国的第一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1951年4月,当选为世界科学工作者协会执行委员会副主席,1952年9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部长,后又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8年9月,任中国科协主席。

这样一位世界级的地质专家,专程来到了铜陵,对正在筹备建设的凤凰山铜矿的地质勘探进行考察,可见党中央及国务院对铜陵凤凰山铜矿的筹备工作、对铜陵有色金属公司的生产状况,还有对铜陵地区的地质勘探工作是何等的高度关心和器重。

李四光先生来铜陵进行地质考察,对铜陵地区的地质勘探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当年12月4日,经安徽省地勘局批准,321地质队原来位于市区的总部机关迁址到了凤凰山矿区,进一步为这个地区的地质勘探开拓新的局面。

受到李四光先生来铜陵考察的影响,321地质队的各项工作都突飞猛进,取得了显著的成绩:1965年6月,国家地质部决定组织一个赴越南地质技术援助小组,时任321地质队队长兼总工程师的常印佛先生,被任命担任援越地质组老街铜矿组的组长,完成了国家交给的两年时间两国科技合作项目的协议,于1969年6月回国。越战期间,中国对越南进行了全方位援助,其中即包括派地质专家组赴越做地质援助。被地质部借调后,常印佛院士担任援越地质专家组组长,在老街一带寻找铜矿,并直接负责新权铜矿床勘探和外围普查工作。经过研究,常院士否定了原先认为该区矿床是矽卡型矿床的看法,弄清楚了实际成矿过程。专家组以新认识指导勘查工作,大大地增加了储量及远景。援越地质专家在老街地区的勘查工作成果获得了越南政府的高度认可,而常印佛院士作为援越地质专家组的负责人,也因为做出较大贡献,在项目结束次年获得了越南国会颁发的二级劳动勋章。

1965年的12月,321地质队的唐树珍、朱风彬两人又被安徽省人民政府授予“安徽省工交战线五好职工”荣誉称号。

1964年底,安徽省地勘局依据321地质队提交的《凤凰山铜矿地质报告》和1965年4月北京矿冶研究院的《选矿试验报告》,编制了《铜官山有色金属公司凤凰山铜矿初步设计说明书》,设计规模按照国家计委和冶金工业部批准引进2000吨/日成套设备指示,把企业的生产能力定为年66万吨左右。1967年2月北京有色冶金设计总院,依据安徽省地勘局321地质队1965年10月的“凤凰山铜矿药园山矿床储量最终地质报告”地质资源增加到金属量为308606.8吨,以及1966年初与瑞商在北京的技术谈判结果,进一步落实了设备和工艺,对凤凰山铜矿施工图设计作了补充,简称“377-65工程”经冶金部同意在矿山投产后,将原设计规模迅速增加到日处理原矿石3000吨的规模。

1966年5月18日,凤凰山铜矿的矿山建设工程破土动工;1966年6月,选厂基建破土动工;1967年5月林冲尾矿库动工兴建;此外,选矿粉矿仓、磨矿过滤厂房、矿山总降压变电所一次建成。

1970年6月25日,凤凰山铜矿简易投产,生产能力为250吨/日,1971年1月正式投产。

作者:俞俊年

版权所有:铜陵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电话:0562-5880823 传真:0562-5880822
皖ICP备06009720号 技术支持:志扬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