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都策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社科论坛> 铜都策论
 
论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发布日期:2022-05-16 14:56:51 点击数:933
论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鲁维保
(铜陵市道路运输管理服务中心,244000)
2018年5月发生在河南郑州的网约车司机杀害空姐案和2021年2月湖南长沙货拉拉女客户跳窗案,经媒体曝光后,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尽管它们是个案,但造成的负面影响却不容小觑,交通运输行业的社会形象严重受损,如何加强道路运输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引发社会的高度关注与深刻反思。
在共享经济快速发展,交通出行多元化,道路运输行业面临诸多挑战的大背景下,加强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提升从业者的社会责任感意义重大、十分有必要。
一、加强职业道德、提升社会责任感是道路运输行业发展的内在需要
从事道路运输,从宏观层面上说是一种社会分工,但具体到每个人而言,就是一种职业,就是“饭碗”和“舞台”。一方面通过为社会提供运输服务来获得自身的物质保障,另一方面以工作岗位来体现和展示自己的人生价值。讲究“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既是从业者必备的软实力,也是行业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就道路运输行业而言,其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涵盖的内容比较广泛,但归结起来主要集中在安全生产和优质服务两个方面。
和其他行业相比,点多、面广、流动性大是道路运输行业的特点,没有固定的作业场所,服务对象也是非特定人群,一辆车往往就是一个服务单元,且处于无人监督的境况,所能依靠的只有内心信念与行动自觉。
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是道路运输从业者“三观”的多维体现与真实表达,它受制于内外两个因素的影响:外部的培训、教育、社会舆论和群众性监督以及自身的领悟和人格的不断完善。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思想,构建人、车、服务对象三者之间的和谐关系,是道路运输行业的本质要求和时代特征。爱岗敬业,是重要的思想动力源,挑肥拣瘦、好高骛远,朝三暮四、怨天尤人不可能把一门心思放在工作上,更不可能刻苦钻研、努力创新。诚实守信,不光是为人之道,也是经营之道,见利忘义、坑蒙拐骗,毁掉的不仅是从业者个体的声誉,还有整个行业的形象。向社会负责,体现的不单是人文情怀,更多的是使命担当,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向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服务,这是行业也谋求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尤其是在市场竞争激烈的当下,这种需要显得更急迫、更直接、更绵长。
二、加强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是树立和提升行业社会形象的需要
窗口性、服务性是道路运输行业的基本属性。从业人员的职业操守和社会责任感是树立其社会形象的重要支撑。刻苦学习业务知识、练就过硬本领,不单是满足岗位条件的实际需要,也是实现人生理想的精神追求。牢固树立法律意识,自觉遵守交通法规,谨慎驾驶、文明开车体现的是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诚信经营、优质服务,体现的是境界,展示的是形象。
就社会定位而言,道路运输行业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前沿阵地和排头兵。每个从业人员都是良好形象的塑造者,服务品牌的代言人,所有从业者只有自我加压、自我完善、自我净化、自我提升,才能汇聚正能量,展示新作为。
就行业目前的处境而言,共享经济的应用,交通多元化的发展对整个道路运输行业带来了巨大挑战,竞争加剧、市场空间受到严重挤压,要想站稳脚跟,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在改善硬件的同时努力提升软件,在发挥传统优势的情况下,坚持与时俱进,大力推行“夯实基础工程”“提升素质工程”“创建品牌工程”。不断强化精神力量,以良好的职业操守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提升社会的认知度和美誉度。
三、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升从业人员社会责任感。
1、加强培训和教育,夯实思想基础。从业者是运输行业的主体和决定因素,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是其思想支配下的产物。培训机构要严格依照交通运输部的《培训大纲》内容,对参训人员进行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方面的教育。道路运输骨干企业和出租车公司要切实履行起主体责任,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职工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行业管理部门要加强检查监督,运用各种载体,大力宣扬行业内的先进典型以及他们的事迹,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在强化从业人员遵纪守法、优质服务自觉性、主动性的同时,依章依规加大对失信失责人员处理力度,端正行业风气,树立良好社会形象。
2、找准切入点和创新点,在取得实效上下功夫。道路运输从业人员流动、分散,集中培训难度大,检查督查成本高,为此,必须打破传统思维模式,立足行业特点不断探索、创新。一是在教育时间上“化整为零”,突出“短平快”,通过微信短视频、线上教育和推送教育短片等手段,强化日常教育。二是加大科技投入,利用各种平台进行远程实时监控,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三以继续教育和诚信考核为抓手,注重结果运用,做到赏罚分明。四建立文明学校,开展星级驾驶员评比,弘扬和传递正能量。
3、强化安全意识,打造平安行业。
安全是道路运输生产的核心。行业监管部门要结合“三年专项整治行动”制订具体落实方案、加大检查督查力度,防止图形式、走过场,确保整治效果。夯实客货运企业和出租车公司的主体责任通过培训、安全例会、案例回放与剖析等形式强化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道路运输从业者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自觉遵守交通法律法规,全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不闯红灯,不超速行驶,不超载超限,努力提升驾驶技能,做好恶劣天气下安全行车工作。站场工作人员要严把安全源头关,认真查验旅客携带物品,堵塞各种漏洞,织牢织密安全生产网。

通联: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大道北段1036号交通大厦6楼  鲁维保
邮政编码:244000
联系电话:13956245360  (手机)0562—2880275(办公室电话)




作者简介:
鲁维保,男,汉族,1963年2月出生,现在安徽省铜陵市道路运输管理服务中心从事管理工作。多年来致力于交通管理研究,先后在《中国道路运输》《交通财会》《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铜陵日报》《铜陵工作》《铜陵社会科学》等刊物发表多篇论文。
【打印此页】  【顶部】  【关闭窗口】
上一条 信息:以一流营商环境打造铜陵招商引资“强磁场”
下一条 信息:论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版权所有:铜陵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邮政编码:244000
电话:0562-5880823 传真:0562-5880822 皖ICP备06009720号 技术支持:志扬软件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0562-12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