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铜陵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社科论坛> 聚焦铜陵
 
“端午”盖顶,“重阳”见天——铜陵白姜“搭棚遮阴”栽培技艺
发布日期:2022-5-24 8:54:15 点击数:1753

铜陵白姜是我国生姜优良地方品种之一。属于食药两用型,加工食用型。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良好的丰产性和独特的品质。栽培历史悠久,已有2000多年,北宋、明、清三度“贡品”。现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种植系统2017年入选第四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加工制作技艺2008年入选第二批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96月“安徽铜陵姜-稻轮作系统被农业农村部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36个预备项目之一。

千百年来,铜陵姜农在长期栽培实践中,根据生姜生物学特性,结合铜陵地区气候特点,不断总结创新,造就一套较为完整的高产优质栽培技艺体系,其中空中搭棚遮阴就是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措施。是我国南北方生姜产区姜田遮阴唯一规范的典型,也是铜陵白姜核心产区的一道亮丽的田园风光,农业文化景观。

生姜,属中光性植物,耐阴,不耐高温。采取搭棚遮阴,首先,可以适当减弱光照强度,避免强光直射,为姜苗生长创造适宜的光照条件,减轻强光照对姜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其次,可以改善姜田小气候,为姜苗生长创造适宜的环境,有试验证明,6月中下旬至7月中下旬,遮阴姜田比不遮阴姜田地温降低1℃,中午可降低3-6℃。第三,可以减轻强光照对叶绿素的破坏作用,使姜叶片保持较高的叶绿素含量,提高光合作用,降低蒸腾速率,对促进姜苗旺盛生长起到积极作用。第四,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量,保持土壤墒情,有利于生姜根茎生长健旺,从而提高单位产量,增加经济效益。

铜陵姜农在生产实践中,对姜田搭棚遮阴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深刻,把这项古老传统技艺世代传承,沿袭至今。有农谚云:“太阳晒了箭(姜苗新叶)、等于要了命”,“端午”盖顶,“重阳”见天,“苗期三分太阳,七分阴,后期七分太阳三分阴”。据有关研究表明,铜陵白姜“块大皮薄,汁多渣少、肉质脆嫩、香味浓郁,”食后有“隔夜留香”之感,与规范的搭棚遮阴技艺所产生的生态效应密切相关。

清明前后,姜种下地,姜苗出土一月左右,搭姜棚就要基本结束,每亩用姜杄200-250根,竹竿140-150公斤,棚高1.5-1.6米,上面铺芭茅草350-400公斤,或用遮阳网铺盖,一般在9月下旬拆除,在遮阳网产品问世前,姜农普遍用头年秋天,未经霜打的芭茅草铺盖,呈现花花荫(三分太阳七分阴)。它的好处是随着时间的延长,经日晒夜露,风吹雨打,芭茅草叶腐蚀脱落,透光度不断增加,适应姜苗中后期对光照的要求。使用遮阳网,它的缺点就是透光度一成不变,不利于地上姜茎与地下姜茎同步生长发育。在正常年景下,用遮阳网和用芭茅草遮阴效果基本一样,如遇特殊年分,持续高温在35℃以上,遮阳网遮阴效果要好于芭茅草。各有利弊,不能千篇一律。芭茅草费时费工,遮阳网经久耐用。有条件的还是用芭茅草遮阴为好,绿色环保原生态。二十年前,笔者走访大通镇大院村,牌坊队老农佘云南(时年80多岁)他说:用芭茅草铺盖时还用一些小灌木黄荆条,据说流下的汁液有杀虫效果。

民间在搭棚遮阴时,还有套种蔬菜的习惯,作为遮阴的辅助措施。有的在姜垄上播撒苋菜籽,姜田的苋菜鲜嫩带有姜香,别有风味。有的姜农还在姜田间作豆角、丝条等牵藤蔬菜,既有食用,又有经济效益,还能减少阳光直射,一举多得。

铜陵白姜搭棚遮阴栽培技艺,由来已久。民间传说:宋朝罗成之父罗艺,是天上十五颗紫微恒星之一。自从他成为“金口玉言”的预言家后,常骑小毛驴在铜陵城乡到处游说。有一年,夏日炎炎,骄阳似火,罗艺从胥坝出发,途经太平街、五松山、铜官山、碎石岭,走到大院佘村时,他饥饿难当,口渴难耐,向正在姜田除草的农妇讨口水喝,农妇随手拔起一块鲜嫩的子姜与他解渴。罗艺吃罢,顿觉清凉,连连夸奖,算是回报,临别时交待了一句话“搭棚遮阴,别让日头把姜苗晒坏了。”佘家大院一带,冲畈地形,阳光充足,土质肥沃,过去种姜如种瓜,不搭棚遮阴,经罗艺这么一说,姜农也就普遍采取姜田搭棚遮阴的管理方法了。从此,大院生姜也就成了远近闻名的品牌。至今还流传一句歇后语——佘家大院姜(将)好。到了明朝嘉靖年间,佘氏后裔佘敬中赴京应试中为进士后,任吏部騐封考功文选司郎中,职掌选拔官吏事(史称佘天官),后又任广东按察使。其弟佘毅中,中为进士后,任工部都水司员外郎中,因治理黄河有功,被加封为京堂正四品官服俸。佘氏兄弟在朝廷均为高官,把家乡特产晶莹剔透,玉骨冰肌,芳香四溢,脆嫩爽口的糖冰姜,朝觐皇上,馈赠皇亲国戚,从此,铜陵白姜继北宋之后再度荣登“贡品”宝座,誉满京都。

生姜,食药同源,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又是千家万户的调味用品,历来深受百姓喜爱,文人雅士更是情有独钟,不仅爱姜如命,而且借姜抒情寄志。春秋时期儒家大师孔子在《论语》中曰:“不撤姜食,不多食。”他每天吃姜,认为姜通神明,除秽恶,在那个年代孔子73岁,算是高寿了。西汉司马迁《史记》记载:“千畦姜韭,此其人皆与千户候。”唐代大药学家孙思邈称赞“姜为呕家圣药。”北宋宰相王安石曰:“姜能疆御百邪。”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苏东坡诗云:“芽姜紫醋炙银鱼,雪碗擎来二尺余。尚有桃花春气在,此中风味胜莼鲈。”“先社姜芽肥胜肉”“故人兼致白芽姜”。南宋哲学家教育家朱熹在《子姜》中曰:“姜云能损心,此谤谁与雪?请论去秽功,神明看朝彻。”诗人刘子翚《咏姜诗》“新芽肌理细,映日莹如空,恰似匀妆指,柔尖带浅红。”正是铜陵白姜“白皮红尖形佛手”的写照,诗人陆游在《稽山行》长诗中有“陂放万头鸭,园覆千畦姜”的诗句。明朝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姜辛而不荤,去邪辟恶,生啖熟食。可蔬、可果、可和、可药,其利博矣。”文学巨著《红楼梦》38回《螃蟹诗》宝玉云:“持蟹更喜桂阴凉,泼醋擂姜兴欲狂。”宝钗曰:“酒未敌醒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清代诗人沈泌《种姜谣》“畏寒闷置惊蛰卖,是名火姜不易坏,腴田种之燥湿匀,松叶敷荫借遮盖。”这是铜陵白姜姜阁保种,高垄抪种,搭棚遮阴三项独特栽培技艺的其实写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是一种正能量,文化的本质就是精神。姜文化与茶文化,酒文化一样,博大精深。青铜文化与白姜文化“一青二白”相融相通,相得益彰。铜陵白姜与姜文化系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农业成果,是在探索历史活动中创造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铜陵姜农在白姜种植历史长河中,所形成的搭棚遮阴传统技艺,“端午”盖顶,“重阳”见天,是顺应自然,敬畏自然的智慧结晶,十分珍贵。是铜陵白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宣传传承保护、创新发展搭棚遮阴传统技艺,对弘扬白姜文化,推动白姜产业高质量发展,必将产生积极作用。


作者葛锡林

【打印此页】  【顶部】  【关闭窗口】
上一条 信息:金塔村入选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下一条 信息:返乡创业发展中药材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共走致富路——记全国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任绪平
版权所有:铜陵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邮政编码:244000
电话:0562-5880823 传真:0562-5880822 皖ICP备06009720号 技术支持:志扬软件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0562-12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