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铜陵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社科论坛> 聚焦铜陵
 
李白游铜地五松山靠谱
发布日期:2021-07-22 10:59:55 点击数:699
日前,读到章宪法先生的《李白的话,皇帝的话,哪一个是真的?》还真的第一回没了“拙文已矣,但见上帝淡淡的优雅!"(闲情偶记名言),我这个读者——宪法粉丝——“上帝"有的却是浅浅的苦逼!为什么“即使李白亲口说五松山在哪,也千万不要当真"呢?
李白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派诗人,其诗句不乏极尽夸张之能事,从而也彰显了无穷艺术之魅力,我们当然不能把李白的诗等同理解现实生活中李白的话,更不可以为李白的每句话都是诗——都是夸张虚拟浪漫的诗!
李白生活的时代,还没有铜陵这个地名(区划设置),那时我们今天生活的铜陵市(江南片)还属于南陵县,唐朝末年,朝廷对南陵县行政区域进行过一次调整,从南陵县划五个乡成立了一个义安县,到五代南唐保大九年(951)义安县更名铜陵县,直到2015年底铜陵县撤县划区(义安区)。据我所知,李白四度来南陵都曾踏歌今铜陵市区。
2001年纪念李白诞生1300周年研讨会上,南通大学姜光斗先生通过检索《全唐诗》,共检出35首涉及南陵一词。梳理《李太白全集》,至少有13首涉及南陵的诗歌,而绝大部分所写都是铜地人事景物。

现将十三首诗目录如下:

(引自《李太白全集》清·王琦注中华书局1981版本下同)。

△南陵别儿童入京(卷十五);

△酬张卿夜宿南陵见赠(卷十九);

△与南陵常赞府游五松山(卷二十,诗题下有“原注:山在南陵铜井西五里,有古精舍。”);

△铜官山醉后绝句(卷二十);

△于五松山赠南陵常赞府(卷十二);

△书怀赠南陵常赞府(卷十二);

△答杜秀才五松山见赠(卷十九),诗题下有:“旧注,五松山,南陵铜坑西五六里”);

△五松山送殷淑(卷十八);

△纪南陵题五松山(卷二十二,诗题下有“一作《南陵五松山感时赠别》,山在铜坑村五里”。请注意此处出现了“铜坑村”地名);

△江上答崔宣城(卷十九);

△赠刘都使(卷十一);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卷二十二);

△南陵五松山别荀七(卷三十)。

诗人以诗歌向我们展示了他居家“南陵山中”的地望在铜地。后世学者注释李白诗集时,把涉及五松山、铜官山、炼铜内容的11首诗、均注明发生在铜陵。李白诗题下的“旧注”或“原注”,它们极有可能是李白自注或者唐人作的注。这些注释都被后世抄书人和刻印者保留递传。它的价值是保留着地域和地名的原始信息,从而折射出诗人的生活状态。例如“原注:山在铜井西五里”,“旧注:五松山,南陵铜坑西五六里”等等。“铜井”是铜陵古地名,历代铜陵县志有记载,位于今天的狮子山区区域。“铜坑”是唐代对产铜单位的专用称呼,犹如现代的“铜业公司”。李白笔下的铜坑就是铜官山铜矿所在地。考古工作者曾经在铜官山西麓罗家村发掘出汉唐冶炼遗址,遗址内有大量的铜炼渣。
我们还从地方志里发现了李白寓居铜地——铜陵的记载,是很重要的记载。
其一是明朝嘉靖四十二年(1563)编修的铜陵县志有这样内容:唐至德年间,李白在五松山“筑室”;“筑室于五松山”。
其二是清朝乾隆丁卯年(1747)编修的铜陵县志记载:李白在开元间游贵池、青阳,乔寓铜陵。这个记载让人联想他是从铜陵“仰天大笑”辞家前往京城的”。
这是研究铜文化和李白在铜陵几十年的朱益华先生,对李白所写的铜地五松山作出了多维度的精准考证,得出了确凿的五松山所在铜陵地域。
而文化学者于春咏也三番五次的实地调查考察了李白曾在铜陵的住所地域,全都有难以推翻的佐证傍证。(这里就不一一举例论证了)
回到话头缘由,李白的话,皇帝的话,能否当真?我当然可以报之优雅的一笑,可像有“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一根筋的老吴笛,免不了小学生样站起来,想问问亲爱的老师;李白来过今铜陵的五松山、铜官山、铜井、铜坑、歌咏过炼铜景象,山水风光,尤其是让他“三谢不能餐"的“漂母"荀媪,我们能泛化、虚化,乃至“虚无"吗?


作者:吴笛

【打印此页】  【顶部】  【关闭窗口】
上一条 信息:“金子”总是发光——记铜陵市退伍老兵共产党员金水柱
下一条 信息:东部城区,一颗璀璨的明珠
版权所有:铜陵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邮政编码:244000
电话:0562-5880823 传真:0562-5880822 皖ICP备06009720号 技术支持:志扬软件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0562-12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