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都策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社科论坛> 铜都策论
 
关于铜文化产品创意设计与营销的几点思考
发布日期:2021-09-10 10:34:31 点击数:1027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知和运用。历史是一面镜子,从历史中,我们能够更好看清世界、渗透生活、认识自己;历史也是一位智者,同历史对话,我们能够更好认识过去、把握当下、面向未来。”这段话对于因铜而市的铜陵铜文化产品的设计极具指导意义。中华文化、中华精神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源泉,文化自信是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传统文化有很多我们值得借鉴和变通的地方,提取传统文化的元素,整合设计符号,进行二次创意,更有利于我们设计和创造出生于本土文化的产品,而不是千篇一律的仿古、仿旧。这样创作出的产品会更加得到市场和人民群众的青睐喜爱,也会成为历史长河中独特的印证和存在,成为设计史中值得铭记的经典。

文化产业作为最具活力之一的朝阳产业正在蓬勃发展,而铜文化也成为铜陵本地的城市名片,铜雕塑的美名享誉全国。铜陵因“铜”而得名,其采冶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商周,鼎盛于唐宋。那句“炉火照天地,红星紫乱烟。郝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是李白对铜陵唐代冶铜恢弘场景的记录。

铜陵作为“中国古铜都”,是中国最早产铜地之一,西汉唯一的“铜官”、唐宋的“铜官场”、“利国监”等重要的官方采冶机构均设于此。现如今的铜陵,铜艺文化随处可见。然而目前,铜陵铜文化产品的现状,主要有三点:材质使用单一,造型设计单一,营销模式陈旧。在皖江环球港沿街设有多家铜艺店铺,就目前可观的大多数展呈作品来看,依然以传统的造型或者仿古的形象为主,产品形象的突破与创新显得格外稀少。这些铜工艺品以现代人仿制古代各类青铜器居多,少量新颖的现代造型被复制改造,颠来倒去的重复使用。换汤不换药的产品设计,使得本地的铜文化产品出现了作品形式千篇一律。部分店铺的布置依旧选用普通商店的展陈方式,缺乏结合现下高新的技术手段展现。在此营销环境里,购买者在同类商店的购买过程中非常容易产生审美疲劳,抵消了很多消费热情,对铜文化产品的宣传和市场都有一定的消极影响。

如何发掘运用好传统文化,结合新时代审美思维和营销方式创作铜文化产品?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其一,打造古铜都文化IP,推动文创产品的设计。古铜文化、新时设计,是目前铜陵铜文化产品设计思维需要关注的。毋庸置疑的是,我们拥有领先、成熟的铜工艺,技术可以说是任何设计产品落地成型的重要保障,但是文化产品最重要的是其由表及里的文化内涵和设计造型。产品的文化设计要落地,必然需要深度挖掘本地文化,提炼特色文化符号,开发运用创意思维,将文化品牌IP化。我们以陕西博物馆镇馆之宝日己觥(如图1)为例。作为西周青铜器的代表作品之一的日己觥被世人关注,不仅仅是因为其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更是因为其独特的造型,觥体上半身两角之间配置小兽头,纹饰精美、憨态可掬,设计者巧妙的将把手和小兽逶迤的尾部相结合,独具匠心。关注青铜器具的学者文人应该都会了解这件作品,而它之所以会被更多普通民众所关注,与陕西博物馆在文创设计上的巧思也有关。陕西博物馆邀请设计师,提取日己觥兽头部分特别的五官样式,汲取中国传统青铜器造型和纹样,以卡通化、拟人化的形象设计制作了一系列8款神兽形象造型玩具,命名为《青铜小分队》(如图2),以当代潮玩最受欢迎的盲盒形式对外出售,老少皆宜,制作精美,非常受欢迎。这一组神兽形象,既具有古物的“拙”,也具有新时的“趣”。这套作品可以说是既宣传了日己觥这件珍宝,也使其成为了陕西博物馆非常重要的文化IP,同时以文创的形式对外出售,拓宽了市场、博得了人们的关注。

日己觥的“爆火”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路,市场需要新鲜有趣的产品,也需要有文化背景的故事。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属于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以及文化背后所赋予的精神意义。如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文化的关注与追求,也说明了社会的进步,群众素质的逐步提高。

说明: /private/var/mobile/Containers/Data/Application/695DF709-48C9-4F38-83BB-8EDE896A8618/tmp/insert_image_tmp_dir/2021-08-30 21:41:07.096000.png2021-08-30 21:41:07.096000

1 日己觥

说明: 2021-08-30 21:41:48.071000

2 青铜小分队

其二,更新技术手段,运用多材质丰富设计。材质在设计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产品的肌理和纹路可以通过不同材质的交织呈现出来。地方文化创意产品若想要打破地理位置的禁锢和局限,打开更优质广阔的市场,需要找到恰当的载体。文创产品不应仅仅只作为简单的观赏物而存在,应当借助创新设计和创意思维的表达,展示出地域文化特色,使群众可以感受到本土的精神文化,引起共鸣。目前,铜文化的载体主要集中在以青铜、紫铜为材质的铜雕塑、铜工艺品,价格偏高,体积偏大,重量偏重,携带赠礼也不方便,日常利用率自然也不高。设计类产品除了从造型轮廓上夺人眼球之外,在材质使用上也应当追求技术承新。止步不前使得目前铜陵的铜文化产品市场上,千篇一律、粗制滥造的仿制品比比皆是,缺乏具有新意的创意表现和衍生品,很难吸引普通消费者的注意力。技术手段的更新研究,可以帮助产品设计的材质运用更加丰富,展示方式也会更加丰富,工艺品的触摸和观感都会给消费者带来不同的体验。

其三,结合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增加消费者的交互体验。从市场和营销角度,铜陵铜文化产品可利用现下上升的线上直播带货和网店销售的形式,研究消费受众的消费心理,由政府牵头搭建专业的销售平台,以创建官方铜文化文创APP平台、抖音、微视频、天猫旗舰店等形式,建立线上销售渠道。线下专营店在增加新设计产品的同时,利用新技术手段,增加产品展示方式,利用5D投影技术增加交互体验的形式,实现销售、娱乐、体验一体化,以故事叙述的方式展现作品,更容易获得受众的情感共鸣和价值肯定。在文创产品营销中可适当挖掘娱乐性元素,增加产品的趣味性和吸引力,结合文字、图片、表情包和短视频等形式,更容易增加年轻群体的关注。线上销售获得的消费者对产品的反馈和体验非常及时。产品想要更新换代,没有方向感,不如多关注消费者的反馈和需求,能更好的增加对铜文化产品本身更多的思考。目前铜陵本地也有多家铜文化产业公司展开了线上线下双营业的形式,但大多打低价、走销量占据市场、博取消费者眼球的方式不是长久之计,铜文化企业想要长远发展,更需要关注和提升产品自身价值,注重设计和创意。具体文化类产品营销参考案例可参照国内外多地优秀的博物馆文创产品线上和线下营销方式,比如故宫博物馆、大英博物馆等。新媒体环境下的文创产品营销,需要以情感共鸣为核心导向。在铜文化产品创作开发的过程中,关注消费者的情感需求,强化消费者的文化记忆和对品牌的忠实度,与消费者进行深度互动,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也为各地提供了丰富的可发掘的资源。铜文化这张铜陵独有的文化名片,想要向外推广区域特色文创产品,需要产品设计的研新和提升,需要提炼地域文化符号,需要结合现代有效的营销手段,打造独特的铜文化“人设”,将这张文化名片IP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始以来文化自信的根基,我们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市场不仅需要仿古一类的青铜产品,也需要新时代结合历史文化与新思维下创作而生的铜文化产品,身为设计师任重而道远,更应该继承传统经典,打破固有思维,推陈出新。

在文创产品朝阳发展的时代环境下,铜陵铜文化产品设计想要推陈出新,得到更好的宣传和关注,占据更好、更广阔的市场,需要改变陈旧思维和营销模式。铜文化IP化不是仅仅简单再现传统的铜文化资源,而应该是对铜文化精神与元素等提炼后的二次创意。结合当下流行与娱乐元素,铜文化IP能更好的占据年轻市场,获得不同年龄层的关注和喜爱。想要将传统与现代设计相融合,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国内外文创产品开发与推广的实战经验,借助新媒体这股“东风”打造品牌力量,焕活企业文化和铜陵地方特色文化,拉近铜文化产品与人的距离,进一步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转型升级。

 

作者:林思敏

【打印此页】  【顶部】  【关闭窗口】
上一条 信息:凝心聚力 繁荣新时代的诗歌创作
下一条 信息:铜陵让李白的诗歌添放异彩
版权所有:铜陵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邮政编码:244000
电话:0562-5880823 传真:0562-5880822 皖ICP备06009720号 技术支持:志扬软件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0562-12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