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这一新的重大论断,是在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放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全面衡量和科学总结的基础上作出的。我们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戮力同心,勇毅前行,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
对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领导权威、领袖至关重要。在总结巴黎公社失败教训时,马克思、恩格斯深刻指出:“巴黎公社遭到灭亡,就是由于缺乏集中和权威。”列宁总结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明确指出:“造成一批有经验、有极高威望的党的领袖是一件长期的艰难的事情。但是做不到这一点,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的‘意志统一’就只是一句空话。”
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看同样如此,有没有全党公认的领导核心关乎党的生命。1935年遵义会议前,由于没有形成成熟的党中央,党的事业几经挫折,甚至面临失败危险。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我们党开始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从此,中国革命便焕然一新。正是在党中央坚强有力的领导下,经过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人民接续奋斗,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才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对于领导核心,毛泽东同志说:“要建立领导核心,反对‘一国三公’。”邓小平同志也说:“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中国革命之所以取得胜利,就是因为有了毛泽东这样的领袖。”一百年来党的奋斗历程告诉我们,拥有一个全党公认的领袖,是我们党成熟的标志。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接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展现出坚定信仰信念、鲜明人民立场、非凡政治智慧,顽强意志品质、强烈历史担当、高超政治艺术,核心作用得到切实有效的发挥,赢得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衷心拥护,赢得了国际社会高度赞誉。每当大风大浪袭来时,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一时间作出重要指示,党政力量、军队力量、民间力量全面动员部署。集结起强大力量,汇聚起各种资源,给国际社会留下了“面对危机,整个中国一跃而起”的深刻印象。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共同选择、郑重选择、必然选择,是党和国家之幸、人民之幸、中华民族之幸。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在叙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解决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历史进程时,使用了“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等表述,彰显了党中央直面利益上的突出矛盾问题时勇毅决绝的无私选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的:“不是没有掂量过。但我们认准了党的宗旨使命,认准了人民的期待。”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复兴征程上“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各种风险挑战,以高远的理想抱负筹谋伟大斗争,以辩证的科学方略展开伟大斗争,以坚毅的政治定力推进伟大斗争,以宏阔的包容胸襟聚能伟大斗争,以稳健底线思维深化伟大斗争,有力推进涉及深层次利益调整的各项重大改革,带领人民扫除国家由大向强发展道路上的各种障碍,特别是一体化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以气壮山河的自我革命实现正本清源、扶危定倾,坚守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确保我们党“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使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能够为全体人民所共享。
总之,“两个确立”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重大结论,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在亲历新时代伟大社会革命和党的伟大自我革命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我们要深化对这一重大结论的理解和把握,增强对“两个确立”的政治认同、理性认同、情感认同,以绝对忠诚、强烈担当、实际行动维护领导核心权威,以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作者:陆学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