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铜陵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社科论坛> 聚焦铜陵
 
铜陵地区又一宝——檀皮
发布日期:2023-04-17 8:36:00 点击数:1348


金榔乡农民采收檀皮

大家都知道,铜陵是个八宝之地,自古就有“铜陵虽小,八宝俱全,金、银、铜、铁、硫,生姜、大蒜、麻”之美称。可是铜陵地区的物产又何止“八宝”之多?今天向大家介绍的是铜陵地区产量非常丰富的、经济价值又非常高的又一宝——檀皮

大家还都知道,我国著名的文房四宝之一的宣纸就产在我省的泾县地区。用来造宣纸的主要原料就是檀皮。檀皮,就是檀树的皮,生产宣纸用的檀皮必须是取自生长3到5年以上的檀树才行。

我国的檀树主要有三种:黄檀、青檀和紫檀。黄檀和紫檀这两种檀树的皮都不能做宣纸原料,只有青檀树的皮才是宣纸的上等原料。

青檀为我国特有珍稀树种,国家二级保护树木,适合在石灰岩地貌山坡上,或是山涧里生长,喜阴爱水,生命力顽强。青檀一般称青檀树,植物学的分类划分在榆科,我省是青檀树的主要产地,在皖南地区的泾县、南陵、铜陵、青阳、绩溪等地都有,其中泾县、南陵、铜陵产的青檀皮的质量为最好,青檀茎皮纤维质量优良,是制宣纸的最佳原料;根据几百年的生产实践证明,用做宣纸的主要原料青檀皮以生长3到5年的韧皮为最佳。

尽管泾县地区种植有大量的檀树,但其缓慢的生长周期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宣纸产量的要求,于是皖南地区的各县就都自然而然的成为檀皮的生产基地了。



我市义安区的钟鸣镇金榔乡钟、缪、钱三条山冲就是远近闻名的檀皮之乡。近些年来由于宣纸价格一直呈上扬的趋势,这里农民种植檀树的积极性就非常高,收制檀皮已是金榔乡一带农民一项重要的收入来源。

檀树喜荫爱水,适应生长在气候湿润的山涧小溪、河沟水道的两旁。义安区钟鸣镇的金榔乡一带山高林密,山涧小溪密布,流水终年不息,其气候特点和地理特点都与泾县地区非常相似。金榔乡一带的农民有着丰富的种檀取皮的经验,曾在新中国解放前时就生产檀皮销往泾县。由于那时候泾县的宣纸产量很低,当地生产的檀皮足够使用了,所以金榔乡的檀皮生产量便逐年减少。至改革开放以后,泾县地区的宣纸生产量逐年地增加,以至于当地的檀皮供不应求,宣纸的生产厂家便纷纷地到周边各县大量地收购檀皮。因铜陵地区生产的檀皮产量高、质量好,便被定为“中国宣纸专用檀皮供应基地”

金榔乡境内的钟、缪、钱三条山冲,有着数不清的水沟、小溪,在这些沟沟汊汊的两旁都种的大量的檀树,因取皮的檀树要生长三到五年其树皮才具有一定的厚度,才含有丰富的韧性和较强的纤维物质,农民们砍树不是采用“全伐”,而是只砍伐树杆上部那些较为粗壮的枝条,较细的枝条留着让其继续生长。这样只需一次种树,便可常年砍伐,每年砍掉一些枝条,三、五年轮转一次。所以,你来到金榔乡看到檀树的模样生长的都特别奇怪:粗矮壮实的主杆上长着几个、十几个乃至几十个大大小小的肿瘤般的疙瘩,那就是多年生长的又多次砍伐的结果。

青檀的砍伐,每年的12月到来年的4月都是檀皮收获季节,但在春暖花开的清明节前后则是砍树剥皮的最佳时期,这时候檀树上新的枝条还没有长出来,将其成熟的老枝条砍去有利于新枝条的快速生长。金榔乡一带的农民几乎家家户户都植有檀树,人人都有砍树取皮的技能。农民先是砍下檀树枝干,堆放在檀皮窑上熏蒸五六个小时,再剥下檀皮。檀树枝干的长短、堆放方式、熏蒸火候等加工流程都非常讲究,对檀皮的产量和品质有较大影响,所以一些檀皮加工老人,每年的这个时候非常繁忙。但现在檀皮能够卖个好价钱了,大家还是很开心。

那些被砍伐下来的枝条,不可堆放的太久,要立即进行剥皮,如果时间堆放长了就会影响檀皮的质量。剥皮要经过高温蒸煮,剥下来的檀皮还要进行刮去表皮、晒干、分类、包装等多道工序后才能成为檀皮成品,装车运往泾县宣纸厂。

用青檀皮制造出来的宣纸,吸附性强,不易变形,抗老化,防虫蛀,寿命长,使纸张具有薄、轻、软、韧、细、白的六大特点。有助于书画家在书画创作时,达到浓淡多变,增加吸墨性的特殊风格。自明代以来的名人字画、历史文献等,凡用宣纸书写、印刷、摹拓者,都完好无损,一直善传至今。故宣纸素有“纸寿千年、墨韵万变”之盛誉而驰名中外,所有这一切,都与宣纸的原料以青檀皮为主料分不开。

在春暖花开的清明节前,你如果来到金榔乡游玩,就会看到一大片繁忙的景象:在一个个制取檀皮的生产场地,一车又一车的檀皮从四面八方运来,檀枝堆得像一座座小山似的;几座专门用来蒸煮檀枝的蒸煮塔有两、三米高,也有三、四米高的,檀树枝条就直立地放进蒸煮塔里,下面烧着熊熊的大火,上面冒着滚滚的热气,几名煮檀师父正在塔前塔后紧张地忙碌着。据师父介绍说,这一“锅”能煮数百公斤檀枝,每次要蒸煮两、三个小时。不经高温蒸煮,檀皮是很难剥下来的。蒸煮过的檀枝被运到离蒸煮塔不远的一块场地上,数十名男女民工们正在熟练的剥着檀皮,他(她)们一面快速地剥着,一面又高高兴兴地说着,笑着,唱着。那些剥了皮的枝条,并非无用之物,又被整理分类,再进行加工成大锤的把子,拖把的杆子,还有小玩具什么的出售。

现在,檀皮是金榔乡农民的又一个新的农产品,檀皮生产已经成为金榔乡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年产量超过5000吨一般人家每年光是檀皮一项都要挣上五、六千块乃至上万块钱。近几年,当地檀皮加工有了很大的发展,有的农民靠种檀树,剥檀皮,卖檀枝赚来的钱盖起了一幢幢新楼房,有的还办起了农家乐,吸引了许多游客。檀皮它为我国著名的文房四宝之一的宣纸生产作出了积极地不可磨灭的献。



宣纸起于唐代,因当时泾县均属宁国府(府治宣城)管辖,宣城为宣纸集散地,所以这里生产的纸以府治名被称为“宣纸”。

传说东汉安帝建光元年(121年)东汉造纸家蔡伦死后,他的弟子孔丹在皖南以造纸为业,很想造出一种世上最好的纸,为师傅画像修谱,以表怀念之情。但年复一年难以如愿。一天,孔丹偶见一棵古老的青檀树倒在溪边。由于终年日晒水洗,树皮已腐烂变白,露出一缕缕修长洁净的纤维,孔丹取之造纸,经过反复试验,终于造出一种质地绝妙的纸来,这便是后来有名的宣纸。

宣纸“肤如卵膜,坚洁如玉,细薄光润,冠于一时。”其具有“韧而能润、光而不滑、洁白稠密、纹理纯净、搓折无损、润墨性强”等特点,并有独特的渗透、润滑性能。写字则骨神兼备,作画则神采飞扬,成为最能体现中国艺术风格的书画纸,所谓“墨分五色”即一笔落成,深浅浓淡,纹理可见,墨韵清晰,层次分明,这是书画家利用宣纸的润墨性,控制了水墨比例,运笔疾徐有致而达到的一种艺术效果。再加上耐老化、不变色。少虫蛀,寿命长,故有“纸中之王、千年寿纸”的誉称。十九世纪在巴拿马国际纸张比赛会上获得金牌。宣纸除了题诗作画外,还是书写外交照会、保存高级档案和史料的最佳用纸。我国流传至今的大量古籍珍本、名家书画墨迹,大都用宣纸保存,依然如初。

铜陵地区的又一宝——檀皮将随着中国的宣纸的传播,对宣传铜陵的两个文明,扩大铜陵的知名度起着积极地作用。也为铜陵经济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这既是金榔乡人民的骄傲和自豪,也是全体铜陵人民的骄傲和自豪。

作者:俞俊年

【打印此页】  【顶部】  【关闭窗口】
上一条 信息:你知道吗:我市有一棵重点保护的古树名木——藤缠树
下一条 信息:一只大通古铁锚
版权所有:铜陵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邮政编码:244000
电话:0562-5880823 传真:0562-5880822 皖ICP备06009720号 技术支持:志扬软件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0562-12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