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漫笔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社科论坛> 社会漫笔
 
吆喝声的记忆
发布日期:2023-05-22 9:00:44 点击数:1041

“磨剪子——铲刀!磨剪子——铲刀!”在大通街的一条巷子里,一个黑黑的中年男子,推着一辆自行车,货架上绑着几块形质大小不同的磨刀石,车头上还挂了只塑料桶什么的,他一边推车一边张望着,时不时来两句响彻小区的吆喝

这原汁原味的吆喝声,突然唤起了我脑海中零碎的记忆。从童年到青少年,我家就住在大通街,周末我总是边在临街的阁楼上看书或做作业,边用耳朵享受这个街市的热火朝天。大约上午八点,各种吆喝声便开始上演记得五十年代挑货廊担的吆喝:胭脂花粉雪花膏、手帕丝线绣花针;六十年代手艺人吆喝:补锅修伞箍木桶、牙膏皮子换糖粑;七八十年代回家探亲时,还经常听到这样的吆喝:炸炒米、穿绷子床、洗油烟机、修理家电……这些随着时代发展的走街串巷的行当,吆喝声不仅是一门基本功,也是城市里一道独特的音乐风景。


那时,我们家最喜欢听到的吆喝声就是“炸炒米!炸炒米!”每当听到这吆喝声,女儿就会跟奶奶要2毛钱,儿子就端上一茶缸大米或玉米,和左邻右舍的小朋友们一起排队,等着那满身黑灰的师傅一个挨着一个地给他们爆米花儿。因为那时国家穷,副食品都凭票,孩子们基本没有什么零食可吃。“炸炒米儿来咧!”不仅是给孩子们,也是给我家老少三代带来许多节庆般的欢乐。

后来,我家住上了单位分配的公房,再后来,儿女分居,我们老两口又搬到高档住宅小区。今天,回到弥漫着儿时记忆的老街道,繁华新镇上、林立高楼间原生态的吆喝声又入耳畔。以至于今天我和老伴带着孙儿孙女在麦当劳吃爆米花时,耳畔仿佛又响起了那富有感染力的吆喝声。

行走在铜陵的大街小巷,穿梭在高楼林立的社区中,留意铜陵市的声音,才发现吆喝声无处不在。只是如今的吆喝声里,随着城市的现代化,已经融入许多新的元素。


“收旧电视、旧收录机、旧冰箱、旧家具!”我一开始还真有点糊涂,谁有资金收这些大家伙,谁家又舍得不要这些贵重的东西?后来听多了才知道原来是收废旧家电家具的。曾经只知道“收破铜烂铁、收废旧纸壳”的吆喝,只几年的功夫,如今已经演变为“收冰箱、空调、热水器、彩电、电脑……”的吆喝声。记得八十年代初,我一大家子人守着一台黑白小电视机,宝贝似的,平日能卖的废品只有破锅、破塑料盆、牙膏皮和废纸这样的破烂。近几年,家家户户的家用电器、家具已经更新换代,甚至再更新换代,以前看来很稀有的许多家用电器和家具,如今已被当成废品买卖。而吆喝声的内容还在不断更新和发展,甚至还听到“收旧汽车、买二手汽车”的吆喝声。


前不久,在步行街见闻的吆喝变化就更加丰富多彩:戴着小丑帽、穿着卡通服的吆喝者,他们的声音和一举一动,吸引了许多小朋友好奇的目光,吆喝者还热情地给小朋友递上文字图解说明,让你看清觉得高兴再买;吆喝者若推广玩具或饮料之类,还会让小朋友先玩先尝为快。更为变化的是,原本是一边走、一边用方言特色的原生态吆喝声,如今几乎都变成了骑自行车、电动三轮车、开双排座小汽车和用普通话的高音喇叭在吆喝。一位开小车收家电的桐城人告诉我,他就是从补锅修伞吆喝起家的,如今开了三家电器回收公司,有三部汽车巡回收购,每部车上配备了专门请播音员录制的“标准吆喝”喇叭,又省事、又省力、又赚钱、又推广了普通话。可是,当你徜徉在步行街时,一首首流行的时尚劲歌,一段段快节奏的街舞音乐,一声声震耳欲聋的“清仓大处理、路过不能错过”的“普通话吆喝”,也让城市的环境变得有些浮躁和不安静。

城市在变化,由小城市变化成大城市,由大城市变化为和谐幸福城市,城市明天更美好……时间不停步,岁月在前行,城市中的吆喝声,也是随着城市的越来越现代化和数字化而与时俱进。

铜陵市大街小巷的吆喝声,是这座古老山城的灿烂一景。我是这吆喝声演变的见证人,我见过“老爷打板子,四门都听见”的小县衙,我求学在荒山野地茅草棚的铜官山中学(一中),我参加过为建“铜陵一百”运砖大会战,改革开放后,我被选派到铜陵港肩负建设新港区的重任……我强烈地感受到铜陵翻天覆地的变化。新中国成立70多年,铜陵市的发展有目共睹,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的成就更是显而易见,而这城市街巷社区中的各种吆喝声,在我脑海里烙上了深深的印记,它就是这一城市变化的最好佐证。

作者:何竞 (图源网络)

【打印此页】  【顶部】  【关闭窗口】
上一条 信息:乡愁扫把沟 | 解放初期的太平盛世
下一条 信息:铺路石精神赞
版权所有:铜陵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邮政编码:244000
电话:0562-5880823 传真:0562-5880822 皖ICP备06009720号 技术支持:志扬软件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0562-12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