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山景区是山水铜都一枚璀璨夺目的明珠,春日是其光辉灿烂的时刻。阳光明媚的初春,来到了驰名已久的凤凰山景区。
入口的牌坊正中烫金题字“凤凰山景区”,旅行团的游客簇拥着在门口拍照留念,虽还没有到牡丹盛开的时节,已有不少游人慕名来此观光旅游。进入景区映入眼帘的就是“凤仪牡丹”的雕塑,是由黄铜锻造的凤凰。整座雕塑通体金色,造型精巧,姿态优美。金凤凰展开双翼、凤翎飘逸,似要振翅欲飞。“凤凰于飞,翙翙其羽”,金凤凰冲出了《诗经》的篇章,在牡丹花海中蹁跹遨游。
不远处突然传来呜呜地鸣笛声,抬头一看原来是凤凰山的网红小火车,车厢里坐满了游客,缓缓地向前行进着,这一趟赶不上了,下山的时候也去体验下小火车,坐在车厢里看看凤凰山的春色。
现在刚过惊蛰不久,天气渐渐暖和起来,路边粉红的杏花次第绽放,柳树也透出了新芽,阵阵的春风拂面而来,感受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的气息。一旁的小河潺潺地流动着,清澈的河水可以看得见水底的石块,“软泥上的青荇,油油地在水底招摇”,看着这静静流淌的河水,若无闲事在心头,真是人间好时节。
一路往前走就到相思树,这里也是蜚声在外的景点。相思树是一棵奇特的枫杨树,原来是两棵树,分别长于河的东西两岸,日长天久两树干连成一体,在历史的变迁过程中,相思树已经成为爱情和姻缘的象征。现在相思树枝叶还没有长起来,两棵树相拥相抱更加突显,宛如恋人一般,是凤凰山的一道奇观。
相思树的旁边是一处村庄,来来往往的游客让沉寂的山村热闹起来,附近村民开起了农家乐,招待来自四方的游客,在凤凰山还看到了沿路售卖大圆桌和柴火灶的摊贩,反映了凤凰山游客云集的盛况。穿过村庄,就来到了凤凰落脚石,兀立于道路旁,上面有天然禽爪凹印,传说是凤凰落脚之处。《诗经·大雅》:“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落脚石与《诗经》的描述形成了照应。话说凤凰不落无宝之处,奇石之下,铜、铁、金、银等均有蕴藏,八铜陵宝之地名不虚传。
凤凰落脚石的上面就是滴水崖,去年冬天以来,降水稀少滴水崖目前还没有水流,让人心驰神往的“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盛景不在。在夏天雨水充沛的时节,可以来这滴水崖,感受清泉石上、如泻银河的诗情画卷。看过滴水崖后,就往回走了,来到一处竹林下,这里景区贴心安装了荡秋千、跷跷板,给来观光的游客休憩使用。荡秋千好久没有玩了,从大门口一路走来,正好在这里放松下,旁边便是绿意浓浓的竹林,远处是起伏连绵的青山,前面有道贯穿凤凰山缓缓流过的小河,恰便是遮不住的青山隐隐,流不断的绿水悠悠。荡起秋千来,晃晃悠悠间,且看云卷云舒,静听花开花落,仿佛是无忧无虑的儿时时光。孩子们在这里追逐,荡秋千玩得不亦乐乎,很像南唐诗人徐铉在《柳枝辞》中写的那样,“蒙蒙堤畔柳含烟,疑是阳和二月天,醉里不知时节改,漫随儿女打秋千。”
荡过秋千继续往前走,就是尾砂坝了。这里以前是有色凤矿的选矿点,早已经停产。尾砂坝进行了改造,更名为铜草花公园,因为里面栽种了成片的铜草花。尾砂坝是凤凰山一个极佳的观景点,站在坝顶,视野开阔,凤凰山百年牡丹园等一览无余,山川美景能够尽收眼底。尾砂坝里铜草花已经成为热门的景点,在秋天盛开的时节,灿若紫霞的铜草花海将为凤凰山增添绚烂的色彩。
从铜草花公园下来,走不远就来到了凤仪湖。传说在古代,当月亮刚刚升起时,成群的凤凰就站在凤凰石上翩翩起舞。舞罢,飞临此湖,见湖水清澈,便飞入湖中沐浴,因而得名凤仪湖。宽阔的湖面在春风的吹动下,涌起的水波拍打着湖岸,春天的风不再像凛冽的寒风那样猛烈,湖面的水波不再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是那样的柔和、静谧,此情此景犹如《岳阳楼记》里“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现在还是早春,那些在地里的牡丹嫩叶刚刚长出,正在蓄势攒劲,要到四月中旬才会开放,在最佳的观赏花期,百年牡丹园里的醉西施、希望红、书生捧墨等品类牡丹竞相开放,是何等的热闹非凡。古人早已为国色天香的牡丹留下了注脚,“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须是牡丹花盛发,满城方始乐无穷”……传颂着牡丹的盛名。
今天来看到的是早春的凤凰山,待到牡丹满山盛开时,与天南海北的看花人一道走进百年牡丹园,感受牡丹的雍容华贵、绝代风华。
作者:陈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