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社科论坛> 理论研究
 
红色记忆范家湾
发布日期:2021-04-08 15:35:54 点击数:2130

在中国共产党100周年华诞到来之际,我没跟红色旅游团队,独自来到铜陵西湖范家湾28位烈士墓前,刹时红色记忆在我心中飘荡。

展现在我的视线里,肃穆矗立的墓碑上书写着“二十八位烈士之墓”, 墓前一个较大的水泥平台,四周青松翠柏环绕,远处山峦,杜鹃花烂熳,在春日温柔般的阳光映照下,此时,正适合我们缅怀先烈,凭吊忠魂的美好时光。前来瞻仰的游客,献上朵朵鲜花,并深深鞫躬,默念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奋斗百年路上,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今天新时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听党的话,跟党走。

据介绍,烈士墓前平坦开阔地段就是当年河水很深的老顺安河道。当年在敌众我寡,三面受敌,背水作战的极端不利情景下,又逢暴雨连降,从深山里一路泻下的洪峰,使得河水猛涨,河面变宽,波涛汹涌时刻,以巫希权、叶为祜为首的等28位勇士为了掩护张伟烈等县区领导和战友们转移,手挽手舍身跳进恶浪汹涌的顺安河·····

瞻仰先烈可歌可泣的奋斗亊迹,回忆沉积在范家湾70多年的红色记忆,我却似乎有“轰轰” 的大音在耳边彻响,是一路走来的风声,雷声,抑或是山道上手推独轮车滿载货物支援前线的“嘎嘎” 声,百姓暗送敌晴,救护伤员,掩护战友,帮助除奸,迎接大军过江的火热情怀,在我心中激烈碰撞。

这里的烈士墓,犹似烈士陵园,更像一座雄壮巍峨的烈士塔的缩影,铸造了百年奋斗的路上中华民族的忠魂,从这个窗口,我穿越深沉红色的历史,看到了在铜陵的大地上种下了许多悲壮的故事:森林里藏过兵工厂,村庄建过抗战小学堂,洼地沿江支队在那里操练,深山歼灭了许多“扫荡” 的日寇,朱农神出鬼没四逃虎口,“锄奸团” 在秘密行动,洞房除奸的传奇色彩,烽火女英雄刘四姐生动的战斗故亊·····

百年奋斗的路上,科学治水,今天的烈士墓前恶浪翻滚的顺安河不复存在了,那里是新时代里乡村振兴战略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相融合的一片田园风光,开着粉黄色的油菜花,一大片一大片,连绵地没有尽头的燃烧着,这黄色的火焰就像烈士的血液在春里流淌、喷涌。而顺安河按照民族忠魂的祝福,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铜陵人踏着烈士的足迹,发扬愚公移山精神,根据地理形势,科学地进行了改道,体现了铜陵山水的灵秀。这水呢,清澈见底,卵石显现,四时不涸,山道弯弯细水长。在这山青水秀的地方,营造了一个又一个具有乡村振兴特色的生态园,培育着牡丹、生姜、草莓、葡萄、蔬菜、稻谷·····一个个驰名的品牌。在车辆户户通的水泥路上,村民踏着新时代的潮流,装着品牌产品源源不断地投向外地大市场,捧金揣银。村民乐了,河水醇了,大山醉了,烈士们行走在云天之外,俯视百年奋斗路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梦想的实现,笑了。可谓是一部涵被万千的大书。于是,我在烈士墓前审视着历史,一页一页地翻阅,仔细地阅读,认真地品味,从书里,任谁都可以寻找描述自己,对照人生的章句。我们具有铜陵山水一样的气质,和烈士忠魂一般,脚步扎实、稳固、气度大节、不畏孤寂、意志坚強、沿着美好的人生轨迹,在梦想的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前进。

烈士墓是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的接待场所,每年都有成群结队的红领巾、共青团、干部来到这里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回顾百年奋斗史,传承红色记忆,审视自己的心路历程,展望美好未来。

仰望烈士墓,温暖般的春阳,春阳下温柔的春风缓缓吹过,我解开胸衣,任和煦的春风进入胸膛,从春阳春风和圣洁我读出些许明白:烈士已长,这山青水秀之风莫非荷承天泽,具有了灵性?是怀念抗日将士洒下热血的这块疆土?还是接受慰告墓内掩埋的民族精魂?


作者:董四发

【打印此页】  【顶部】  【关闭窗口】
上一条 信息:革命烈士英雄气节留古今——追忆革命烈士张良仕二三事
下一条 信息:红色记忆:铜陵1949​
版权所有:铜陵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邮政编码:244000
电话:0562-5880823 传真:0562-5880822 皖ICP备06009720号 技术支持:志扬软件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0562-12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