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社科论坛> 社会热点
 
铜陵年俗拾零
发布日期:2022-1-30 9:00:54 点击数:4712

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铜陵民间有句最通俗的民谚:“有钱无钱,回家过年”。铜陵人称春节为过年,尔过年又是从过小年开始,到正月十五元宵节为止。无疑,在我所走过的岁月里,铜陵年俗,给我留下诸多的难以忘怀的美好记忆。

年俗一:过小年。在铜陵过小年,有腊月二十三与腊月二十四之说。腊月二十三,是北方人过小年,祭灶王爷的日子;腊月二十四,是南方人过小年,祭灶王爷的日子。有关南方与北方不同一天过小年的说法,有《五经异义》之说,官府在腊月二十三祭灶,民间在腊月二十四祭灶。其实早在宋朝,就有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记载,但那个时候小年是不分两天的。什么时候发生了变化?据有关资料记载:清朝的皇帝从雍正年间开始,每年腊月二十三在坤宁宫祀神,向天地神明汇报一下工作情况。为了节省开支,建立和谐社会,皇帝顺便把灶王爷也拜了。之后,王族、贝勒随之效仿,腊月二十三祭灶。既然,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都在这一天拜神,那么工作人员就只能推后一天再拜。自此开始有了官民在不同日子过小年的分野。

到了民国,民间也形成了“官三、民四”的说法,就是科级以上干部二十三日祭灶,一般群众推迟到二十四。后来,据说是因为社会进步了,人人平等了,大家也就都随了皇帝,沾沾“贵气”,改在腊月二十三这一天祭灶了。由于过去的皇城是北京,所以北方密切联系领导,受到的影响比较大;而南方仍然保持了和人民群众的一致性,“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祭灶神”这一民间习俗。

年俗二:祭灶王爷与糖瓜粘据民间传说,灶王爷本是天上的一颗星宿,因为犯了过错,被玉皇大帝贬谪到了人间,当上了“东厨司命”。它端坐在各家各户的厨灶中间,看着人们怎样生活,如何行事,把好事坏事都详细记录下来,到了腊月二十三日就回转天庭,向玉皇大帝禀报各家各户的善恶情况。到了腊月三十晚上再返回人间,根据玉帝的旨意惩恶扬善。所以,铜陵人在腊月二十三日都要祭灶,并把又粘又甜的糖瓜献给灶王,粘住灶王爷的嘴,让他“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孩子们则把这一天当作春节的序幕和“彩排”。天一擦黑,就放起了鞭炮,在鞭炮声中由家中的男主人把糖瓜一盘,清茶一碗供在灶王像前,点上蜡烛和线香,祈祷行礼后,把灶王像从墙上揭下来烧掉,再把茶水泼在纸灰上,糖瓜则由孩子们抢着分而食之。

年俗三:掸尘。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腊月掸尘的习俗。铜陵民谚称“腊月二十七,里外洗一洗;腊月廿八,上下擦一擦;腊月廿九,邋遢全搬走”。掸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干干净净迎新年。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大江南北,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按我国民间的说法:因“尘”“陈”谐音,新春掸尘有“除陈布新”的含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以一番新的气象辞旧迎新。这一民间传统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中积累的在冬季讲究卫生,预防疾病的传统美德。寄托着人们辟邪除灾、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祈求与愿望。

年俗四:贴年红。贴年红,即是贴春联、门神、门庆、年画、福字、横批、窗花等的统称。因为,这些是过年时贴的红色喜庆元素,所以统称为“贴年红”。贴年红,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过年的习俗,它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增添传统佳节的喜庆气氛,并寄予着人们对新年新生活的美好期盼。

年俗五:杀年猪。每到农历过大年之前,在铜陵农村都有杀年猪的习俗。可以说,乡下人家过大年,是一定要杀猪的。众所周知,字的下半部分是字,而则是猪的意思,对农民而言,有猪才能为家呀。每到腊月,一般到了腊月二十六,村庄的上空不断飘荡着杀猪时那一阵阵猪的号叫声,小伙伴们一起欢呼雀跃,杀年猪罗,快过年啦!

年俗六:年夜饭。年夜饭,是年节的重要习俗,又称年晚饭、团年饭、团圆饭等,特指年尾除夕的阖家聚餐。年夜饭,源于古代的年终祭祀仪式,拜祭神灵与祖先后团圆聚餐。团年饭,是辞旧迎新的重头戏,不但要丰富多彩,而且很讲究意头。吃团年饭前,一家人在长辈的领头下先拜神祭祖,待拜祭仪式完毕后才开饭。席上,必备的菜肴有:鸡(寓意有计);鱼(寓意年年有余)、同时桌上还有一条不准动筷的碗头鱼,一直要放到正月十五;发菜(寓意发财)、豆腐(寓意富足)、莲藕(寓意聪明),在铜陵大通除夕团年饭上不准叫藕,叫通菜(寓意新的一年通通顺顺的);生菜(寓意生财)、生蒜(寓意会计算)等以求吉利。铜陵人的年夜饭,是全家人的一年团圆聚餐,这顿是年尾最丰盛、最重要的一顿晚餐。

年俗七;压岁钱。压岁钱,也是我国民间过年习俗之一。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吃完年饭后,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一个个派发给自己的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将压岁钱(红包)放在他们的枕头下。除夕之夜给压岁钱,体现了长辈对晚辈的关切之情和真切地祝福。压岁钱,在民俗文化中寓意辟邪驱鬼,保佑平安。可以说,压岁钱,大人们最初的用意,就是镇恶驱邪,因为人们认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压岁钱(红包)压祟驱邪这一习俗流传至今。

年俗八:守岁。守岁,又称照虚耗、守岁火、照岁等,其由来已久,是我国民间的年俗活动之一。铜陵除夕夜晚守岁,民俗活动主要表现为点岁火、守岁火。每个房间都要整夜灯火通明,全家团聚,迎接新年的到来。除夕之夜,遍燃灯烛,通宵不灭,所谓“照虚耗”。据说,如此照岁之后,就会使来年家中财富充实。古时,南北风俗各异,有的地方守岁习俗主要为熬年夜,即通宵守夜。如晋朝周处所著的《风土记》中记载:除夕之夜大家各相与赠送,称“馈岁”;长幼聚欢,祝颂完备,称“分岁”;终岁不眠,以待天明,称“守岁”。记得我小时候在乡下的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煤油灯,围坐炉旁闲聊,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如今,除夕之夜守岁,一家人欢聚在一起,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了。

年俗九:拜年。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铜陵人“拜年”一般是从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三,其含义有两层,一层是晚辈向,包括向长辈叩头施礼、祝福长辈安康长寿,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红包(压岁钱分给晚辈。另一层是同辈或亲朋好友相互拜年祝福。新年出门时遇有同辈朋好,也要相互施礼道贺。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也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铜陵除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微信拜年和可视电话拜年等。   

农历正月初一到初三,人们穿上最漂亮的新衣,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铜陵人拜年习俗是:正月初一是到男方父母家拜年;正月初二是到女方父母家拜年;正月初三是亲朋好友相互之间拜年。

年俗十:元宵节。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灯节,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铜陵人过元宵节不仅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而且有不少乡镇、村舞龙灯、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等传统民俗表演。据了解,20086月,元宵节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国过年的历史悠久,在传承发展中的年俗,铜陵人已逐渐形成了这些较为固定的年俗,承载着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文化内涵,既给我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记忆,又凝聚了我少年时代浓浓的乡愁。

 

作者:詹敬鹏

【打印此页】  【顶部】  【关闭窗口】
上一条 信息:元宵节拾零
下一条 信息:最可爱的人 不朽的军魂 ——观看电影《长津湖》感怀
版权所有:铜陵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邮政编码:244000
电话:0562-5880823 传真:0562-5880822 皖ICP备06009720号 技术支持:志扬软件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0562-12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