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铜陵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社科论坛> 聚焦铜陵
 
从白牡岭竹马灯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发布日期:2022-3-10 9:14:51 点击数:1367

说明: 1.jpg

[内容摘要] 白牡岭竹马灯,是安徽省铜陵传统民间艺术的优秀代表之一。白牡岭竹马灯,在铜陵市义安区钟鸣镇牡东村流传已有数百年的历史,起源于明末,盛兴于清代。每逢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新春佳节,村民们就自发组织起来,玩起了竹马灯,以祈祷来年的五谷丰登、村安民康。白牡岭竹马灯表演一般从正月初二开始,到正月十五结束。白牡岭竹马灯,是牧氏家族对铜陵传统民间艺术的贡献, 2006年被列入安徽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关键词] 竹马灯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与发展

说明: 3.jpg

牡东村,坐落在铜陵市义安区钟鸣镇境内,是铜陵地区有名的龙灯村。全村有5个灯会,其中1个竹马灯会、3个板龙灯会和1个滚龙灯会,涉及700余户2000多人口。每逢新春佳节,村民们通过舞龙灯庆祝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祈盼来年五谷丰登、身体安康。在参与的所有人员中,年龄最大的有80多岁,最小的仅有45岁,全村几乎所有的青壮年都能舞两手龙灯与竹马灯的绝活。

一、白牡岭竹马灯之概述

近日,笔者有幸参加了铜陵市民俗文化研究会与铜陵学院师生一行20人,专程来到铜陵市义安区钟鸣镇牡东村白牡岭自然村的“竹马灯传习所”,实地开展铜陵白牡岭竹马灯省级非遗项目的研学活动。在“竹马灯传习所”,让我们进一步了解铜陵白牡岭竹马灯这一传统民间艺术。

白牡岭竹马灯又叫“耍马灯”“踩马灯”“跑马灯”“唱马灯”,是铜陵民间一种歌舞表演艺术。白牡岭竹马灯,是由竹子做支骨,扎成马首、马尾的形状,然后糊上纸,内燃烛火,并将前马首后马尾固定在人的身上,类似旱船。全队共40多个人,八匹马,八人骑,两个小生,一个扮书生手扶扇,另一个执令旗,各骑红马;两个小丑,顽童打扮,各骑白马;其余两对扮作村姑和青年,各骑黄马。四盏四角灯,两幅城墙城门布条。由骑红马的小生领头,在广场上做流动性表演各种队形变化的舞蹈,乐曲有《五更响》《补缸歌》《卖杂细》等。白牡岭竹马灯,是根据《三国演义》中的几个章节汇编成故事进行表演的,其主要内容是:刘备在长坂坡失利后,关羽和甘糜二夫人被携营,因关羽忠心事主,义薄云天,决定将二位夫人解回,该故事也叫“关公解皇嫂”。表演中人物有关羽、刘备、张飞、赵子龙、吕布、袁绍等,表演时配上高照(大红灯笼)、虎头牌、彩伞、竹马、竹云、车轿、威武旗旅等,演出人员脸上都化妆,身穿戏剧服装,头戴头盔,手执马鞭,脚穿朝靴,围绕故事中的情节经过民间的艺术加工,配以锣鼓、唢呐等民间乐器,整个队伍依据打击乐器的节拍,形成集布阵、穿花、跑马等民间艺术表演。白牡岭竹马灯,所有道具除部分服装外,几乎全是村民们自己手工制作。所以,白牡岭竹马灯又是集故事情节、民间美术、民间舞蹈、民间手工技艺、民俗信仰为一体的传统民间文化表演形式,表演时的八匹马和八对云是主要道具之一,都是民间艺人用篾扎纸糊,用色彩喷绘而制,彩伞是用竹篾和花绸布扎制而成,配以雕刻加边须,彩灯工艺也极为考究,纸扎的戏楼、纸扎的小人,栩栩如生、玲珑活现。整个道具的制作,需要三个老艺人,花去一个半月的时间方能完成。白牡岭竹马灯,是安徽省铜陵传统民间艺术的优秀代表之一。

每年的正月初二早晨7点开关,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收宫,钟鸣镇牡东村的白牡岭竹马灯浩浩荡荡的表演队伍,伴随着阵阵鞭炮声和锣鼓声,或走村串户,或进城踩街,或定点演出,热闹非凡,沿途的住户家家燃放鞭炮迎接,以祈福迎吉祥。

说明: 2.jpg

二、白牡岭竹马灯之起源

在白牡岭自然村的牧氏家族中,至今还流传着白牡岭竹马灯起源的一个美丽传说:相传在明末清初,白牡岭自然村西南方有一个叫竹马公的山上,经常在夜里可以听到马铃的声响,后来又有人发现一个红脸大汉出没于竹马公山上。经过村掌门先生及族长们的商议,认为可能是“关帝老爷”现身,遂要玩灯纪念。于是,族长们决定请师傅用篾扎成竹马,并请一个化妆成关公为活菩萨,四处游玩,接受人们烧香、朝拜、许愿,并通过口传代代延续,形成了现今的白牡岭竹马灯传统民间艺术。

白牡岭竹马灯,最精彩的是在广场上的集中表演。2022年农历正月初二上午,当我们再次来到竹马灯传习所”广场时,广场四周已站满了打着雨伞观看竹马灯表演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随即广场上震耳欲聋的鞭炮和礼炮声的响起,并在有节奏的锣鼓打击下,竹马灯表演队伍在广场上不断地变换着队形和人物的姿态,在奔跑着、表演着,赢得观看竹马灯表演的城乡居民,纷纷拿起手中的手机拍摄着,摄像机、照相机,也跟着竹马灯表演队伍在不断地抓拍着。尤其是竹马灯表演队伍里一群手持“竹云”的小朋友,格外引人注目,大一点的十来岁,小的只有几岁。表演暂休时,笔者看到有一位手持“竹云”的小朋友,年轻父母手上拿着食品陪伴在身边,小朋友嘴里含着糖果。笔者上前一打听,方知这位小朋友是竹马灯表演队伍里年龄最小的一个,今年才6岁,为了参加虎年初二的竹马灯表演,他凌晨4点就起床了,一直跟着竹马灯队伍表演到现在。

三、白牡岭竹马灯之现状

说明: 4.jpg

我们在“竹马灯传习所”,一边参观传习所内陈列的竹马灯部分灯饰、道具,一边聆听白牡岭竹马灯市级非遗传承人牧邦庭的解说。今年57岁的牧邦庭,成为白牡岭竹马灯省级非遗传承人牧怀柱之后的市级非遗传承人。他告诉笔者说,其父牧生荣生前是1962年开始学习竹马灯的扎艺与表演,也是1982年参与白牡岭竹马灯表演艺术恢复和传承的几位年长人之一,当年他正好是18岁,跟着父亲后面学习竹马灯的扎艺与表演。从那时起,他见证了2004年兴建竹马灯传习所,以及2006年白牡岭竹马灯申报安徽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

笔者从相关史料了解到,白牡岭竹马灯的恢复期,应在20世纪60年代初,由于在“文革”时期视竹马灯为封建社会产物,曾一度被停止表演,差点失传。而传承期应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了及时抢救和保护。在这种背景下,牧生荣、牧怀柱等人萌发了恢复竹马灯表演的想法。当时,牧怀柱是牡东村的党支部书记,在他的带领下,抢救和保护竹马灯的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起来。1982年,牧怀柱又前往苏州把制作竹马灯的原材料买了回来,并和另外两个老人凭着记忆,花了很长时间画图纸,做模型,从框架结构到花样色彩,一遍一遍地修改,终于把整套的竹马灯重新制作了出来,并对祭拜礼仪、表演戏路等细节进行了整理和完善。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牧怀柱老人从村支书的岗位上退下来以后,就担任白牡岭自然村农民文化活动中心主任,成为白牡岭竹马灯省级非遗传承人。在他的带领下,牡东村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很有起色,舞龙灯、扭秧歌等传统表演都恢复起来,而白牡岭最有特色的民间文化的竹马灯,更是得到了发扬光大。

笔者还从牧邦庭介绍中得知,“竹马灯传习所”兴建于2004年,传习所建筑面积大约在100平方米左右,一共4间,对传承与发展白牡岭竹马灯的空间明显不足。不仅如此,白牡岭竹马灯在传习进程中,最大的困难就是年轻人不愿意学(扎灯工资太低),几位健在的老艺人都是80多岁了,竹马灯的所有制作都靠手工制作,新手一时半会很难学会,后备人才力量也存在明显不足的问题。此外,每年的竹马灯表演经费只能依靠村民自筹解决,这也是制约白牡岭竹马灯传承与发展的一个外在因素。他希望通过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的重视,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度统筹解决。

四、白牡岭竹马灯非遗的传承与发展

2005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中对其定义: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2006年,白牡岭竹马灯被列入安徽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无疑是铜陵民间艺术取得成效的一大亮点,意义重大而深远。这是铜陵民间艺术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焦点体现,是时代所造就的,也是历史主体——铜陵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选择。

说明: 0.jpg

实践表明,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人的本身而存在,并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同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它既记忆了人类过去某个特定历史时期文化,又不断叠加着新的文化记忆,是被人类不断传递的活态遗留。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就显得尤为重要。由此可见,白牡岭竹马灯,既是铜陵传统民间艺术的优秀代表,又是牧氏家族对铜陵传统民间艺术的贡献。“白牡岭竹马灯”非物质文化遗产凝聚着先辈们的智慧,它是一定时代、环境、文化和时代精神的产物,是铜陵牧氏家族通过口传心授,世代传承的无形的、活态流变的文化遗产,是铜陵乡村生命记忆和活态的文化基因,是留给我们这代人最宝贵的文化遗产,体现着铜陵人的智慧和精神。

众所周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成和传承,直接表现在人类具体实践过程中,体现了人类实践的综合性,它的传承既具有稳定性,又具有变化,在稳定基础上变化,在变化中保持稳定。首先是变化、发展和存续;其次是由变化发展到变异;最后是变化、消失。所以,对目前铜陵珍贵的、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白牡岭竹马灯这一民间艺术如何能更好地进行有效保护,并得以传承发展。笔者认为:一是要以坚持政府为主导、明确职责、动员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形成合力为原则;二是要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并举为指导方针,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通过全社会的努力,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有铜陵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三是市、区政府要加强领导,将保护工作列入重要工作议程,纳入社会发展整体规划和文化发展纲要,加大宣传力度,及时研究制定有关政策措施。四是要加大包括“白牡岭竹马灯”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经费投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队伍建设,逐步为创建铜陵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积累经验。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 现如今,作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铜陵民间艺术“白牡岭竹马灯”,其精彩的表演十分活跃且长盛不衰,不但丰富了铜陵城乡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而且带动了铜陵城乡居民积极参与民间艺术表演的热情,影响越来越深远。笔者深信,“白牡岭竹马”这朵浪漫的民间艺术之花,在铜陵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联手保护下,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一定会越开越灿烂,越开越绚丽。


作者:詹敬鹏

【打印此页】  【顶部】  【关闭窗口】
上一条 信息:凤丹花开时
下一条 信息:从……到……——目睹铜陵之变迁
版权所有:铜陵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邮政编码:244000
电话:0562-5880823 传真:0562-5880822 皖ICP备06009720号 技术支持:志扬软件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0562-12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