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都策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社科论坛> 铜都策论
 
在品尝药膳美食中传播中医药文化
发布日期:2021-06-11 9:45:00 点击数:700

图片

百合老鸡汤、百合炒鸡蛋、百合花煎饼、百合烧鱼、百合粉(葛粉)饮料、板兰根凉拌菜、枸杞菊花茶……从去年以来,铜陵市义安区天门镇金塔村梦思康百合庄园药膳坊,推出的几款以水果百合为主的药膳美食和茶饮,深受城乡居民的欢迎。梦思康百合庄园的主人任绪平表示,我们精心打造的百合庄园,其目的就是一个,让城乡居民来庄园休闲游玩,既观赏百合花香、品尝药膳美食,又传播我国的中医药文化,力争把梦思康百合庄园打造成为传播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示范基地。

一、铜陵中医药和中医药文化发展有着浓厚的底蕴

铜陵,位于八百里皖江南岸,中国古铜都。铜陵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中医药文化丰厚,尤其是丹皮的种植,可追溯到1600多年前西晋时期。铜陵医学记载最早见于明代,据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万历十五年(1587年)编定的两部《铜陵县志》记载:医学,在县治南,与阴阳学(元明两代地方设立的天文学校)相连,成化十八年(1482年),知县黄济建,时废。由此可见,铜陵中医药和中医药文化发展有着浓厚的底蕴。

笔者从有关资料上了解到,葛洪曾在铜陵炼丹行医。据明清《铜陵县志》记载,东晋时期(317—420),道教理论家、医学家、炼丹术士葛洪(284—364)曾在铜陵陶山种杏、炼丹、行医,为当地老百姓治病,治愈天花、狂吠病患者数百人,深受老百姓的爱戴和尊重,老百姓称他为“葛仙”。后来,这里的老百姓得知葛洪谢世,便在此修建了一座“杏山庵”,堂中悬挂葛仙绘像及神位,四季祭祀,香火不断。如今,这里建起葛仙洞公园,葛洪炼丹文化流传至今。图片

铜陵属皖南山区,其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野生中药材分布较广,至少有四五百种。如:黄精、野百合、白芨、菖莆、艾蒿、蒲公英、夏枯草等,为大力发展中医药和中医药文化奠定了良好基础。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后,在党中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铜陵市委、市政府和义安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中药材产业和中医药文化,如铜陵凤丹文化、铜陵中华白姜文化等。

图片

二、百合花富有厚重的中医药文化

2018年8月,铜陵市义安区天门镇返乡创业的民营企业家任绪平,在金塔村核心区通过流转土地1300余亩,创办了安徽梦思康中药材有限公司,建立了专业化中药材产业融合发展综合基地,并以金塔村为核心区的中药材生态产业园初具规模,同时辐射到枞阳县、青阳县、胥坝乡群心村等。梦思康中药材生态产业园区建设分三期实施:首批为1300亩的种植基地及示范区建设。经过3年的艰苦奋斗,现已在中药材生态产业园投入资金3000余万元,种植1300余亩名贵药材,先后建成百合园、白芨园、赤芍园、白芷园、菊花园、绿梅园、玫瑰园等观赏园,尤其是百合庄园的百合花色多样。据任绪平介绍,他种植的是食用、药用与观赏“三合一”的水果百合,分为白、黄、红、粉、绿、橙、紫七种,称七彩百合。他告诉笔者说:“我们种植的是食用百合,它与观赏的百合不同,食用百合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磷、铁以及维生素,是老幼皆宜的营养佳品。”

图片

据相关资料介绍,百合除含有蛋白质21.29%、脂肪12.43%、还原糖11.47%、淀粉1.61%,及钙、磷、铁、每百克含1.443毫克维生素B、21.2毫克维生素C等营养素外,还含有一些特殊的营养成分,如秋水仙碱等多种生物碱。这些成分综合作用于人体,不仅具有良好的营养滋补之功,而且还对秋季气候干燥而引起的多种季节性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中医上讲鲜百合具有养心安神,润肺止咳的功效,对病后虚弱的人非常有益。所以,中医用百合是止血、活血、清肺润燥、滋阴清热、理脾健胃的补药。而从中医药文化上讲,百合是一种从古至今都受各国人们喜爱的世界名花。它的名称由来,系因其鳞茎由许多白色鳞片层环抱而成,状如莲花,因而取“百年好合”之意命名。它原来出生于神州大地,由野生变成人工栽培已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4世纪时,先人们只作为食用和药用。及至南北朝时代,梁宣帝发现百合花很值得观赏,他曾诗云:“接叶有多种,开花无异色。含露或低垂,从风时偃抑。甘菊愧仙方,藂兰谢芳馥”。赞美百合花具有超凡脱俗,矜持含蓄的气质。到了宋代种植百合花的人就更多了。大诗人陆游也利用窗前的土丘种上百合花。他也咏曰:“芳兰移取遍中林,余地何妨种玉簪,更乞两丛香百合,老翁七十尚童心”。时至近代,喜爱百合花者也不乏其人。在我国百合具有百年好合美好家庭、伟大的爱之含意,有深深祝福的涵义。图片

毫无疑问,百合花富有厚重的中医药文化。所以,梦思康中药材生态产业园在园区重点打造了百合庄园,让城乡居民在观赏百合花香、品尝药膳美食的同时,传播我国的中医药文化,使该区域能游、能看、能乐,有吃、住、玩的地方,还能了解中医药文化知识。现已成为铜陵市民网红打卡点——梦思康百合庄园,《安徽日报》、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等多家大型媒体多次宣传报道。



三、在品尝药膳美食中传播中医药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如何落实好习总书记这一重要论述,窃以为,要加强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必须挖掘中医文化经典的“宝库”,就是要把中医文化应用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任绪平说,我们祖先的实践反复证明,中医不是抽象的理论和概念,而是源于丰富的临床和生活实践。例如,《黄帝内经》就有这样的记载:“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不难看出,我国祖先所倡导的健康长寿之道,包括天人合一、顺应自然、心态平和等理念,这与我们现代医学倡导的“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互为印证。由此可见,我国的中医药文化确实是博大精深,蕴藏着极高的生命智慧,是我们中华民族祖先留给子孙后代的珍贵遗产。任绪平说,我返乡创业发展中药材产业的实践,使我逐渐认识到学好用好中医药文化经典,对于提升全民健康水平意义重大。尤其是在2020年10月,他参加由中国中医科学院在江西省樟州市主办的第二届全国中药材产业大会,让他受益匪浅。他认为,振兴和发展我国的中医药,必须要加强中医药文化的宣传教育,正本清源、澄清事实,讲好中医药故事,传播好中医药文化,并通过适当的药膳美食的生活体验,展示好中医药文化之魅力,引导人们正确认识中医药的价值和贡献。

1.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播应从娃娃抓起。笔者认为,加强我国中医药的传承和中医药文化的传播,目光要聚焦在我们的下一代,必须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经常性开展中小学中医药文化教育,让中医药文化在青少年的成长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民族文化自信,肩负起传承和发展中医药文化的责任,使我国中医药文化薪火相传、生生不息。近两年来,安徽梦思康中药材有限公司在园区开始了有益的尝试,受到较好的效果。到目前为止,已与义安区三中、朱村中心学校、铜陵市爱国小学,以及园区周边的幼儿园等签订了学生中医药文化研学实践基地。据2020年的实践来看,园区全年接待研学实践的中小学生(包括幼儿园)5000余人次,深得中小学生和家长们的好评。不仅如此,梦思康中药材生态产业园,先后获得安徽省党员远程教学学用示范基地、铜陵市“双培双带”示范基地、铜陵市党员远程教育“双创双争”学用示范基地等。

2.积极探索创新药膳美食对健康养生的辅助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瑰宝,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强调中医药以其在疾病预防、治疗、康复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受到许多国家民众广泛认可。众所周知,我国中医药文化包括天人合一、顺应四时、形神兼顾、阴阳平衡等理念,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全可以说,我国的中医药文化早已融入了中国人的血脉,融入了老百姓的饮食起居,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对此,梦思康百合庄园药膳坊,依据我国的中医学的健康养生理念,先后推出了以百合为主的多品种的药膳美食,以及枸杞菊花茶、连翘养肝茶、百合粉、葛粉等茶饮,受到消费者的好评。下一步,梦思康百合庄园药膳坊将对药食两用的中药材,创新更多更好的美味佳肴的同时,讲好每一药膳美食的健康养生故事,让城乡居民在品尝药膳美食中,既传播中医药文化知识,又感受中医药文化之魅力。

3.将兴建铜陵中医药文化博物馆。笔者从有关部门获悉,依据铜陵中医药发展整体规划,2022年,铜陵中医药文化博物馆将进驻梦思康中药材生态产业园,拟定在核心区兴建占地面积为35亩、建筑面积为5000平方米的铜陵中医药文化博物馆。博物馆主要分为:一是中医药文化宣传展示厅;二是中药材加工坊;三是中药材体验活动中心;四是开展药食同源康养的药膳文化,以及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此外,安徽梦思康中药材有限公司将充分利用园区内的一条3公里河道,精心打造中医药文化长廊,重点宣传普及中医药文化知识,提高城乡居民的中医药知识的认知度和信任度,力争在2025年将金塔核心区建成铜陵中医药文化康养小镇。

总之,安徽梦思康中药材有限公司将重点把中药材的品质种植好,中医药文化宣传好、普及好,不断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力争打造全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示范基地,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作者:詹敬鹏

【打印此页】  【顶部】  【关闭窗口】
上一条 信息:认真抓好“四大”服务平台 扎实推进农村社区治理——铜陵市义安区顺安镇探索创建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的
下一条 信息:枞桐公路,大军渡江之路——枞阳县G237公路的红色溯源与发展
版权所有:铜陵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邮政编码:244000
电话:0562-5880823 传真:0562-5880822 皖ICP备06009720号 技术支持:志扬软件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0562-12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