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力,一般而论,即为党组织凭借自身的组织体系和组织资源把党员群众动员、组织起来的能力。它是现代政治建设、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中的重要概念。对于政党来说,没有组织力,就没有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深刻认识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一)坚强的组织力是克敌制胜的理论法宝。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重视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革命年代,中国共产党先后提出把“支部建在连上”“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等一系列重要论述,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前进道路上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新中国建设时期,各级基层党组织以坚强的组织力,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无论是1998年抗洪抢险、2003年抗击“非典”、2008年汶川大地震、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人民战争,还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都是依靠党坚强的组织优势和政治优势。
(二)坚强的组织力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当前,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带领人民群众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们要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把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落到实处。这需要各级党组织必须增强组织力,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和凝聚最广大的社会力量,形成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磅礴之力。
(三)坚强的组织力是实现党的全面领导的内在要求。
我们党是一个有着9000多万党员、46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的党,是一个在14亿人口的大国长期执政的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扎实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坚强战斗堡垒”的战略部署。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在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的疯狂打压、攻击,我们必须牢牢把握战略主动权,必须依靠坚强的组织力,把党的领导这一最大优势更加充分发挥好,勠力同心,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始终沿着正确航向乘风破浪、砥砺前行,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
一是思想认识重视不够。存在“重业务轻党建”“重学习轻研讨”“重理论轻实践”等现象。上级党组织对基层党的建设研究指导不够。从严治党要求不高,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力度不够。基层党组织负责人把过多的把精力放在具体工作任务上,在党建工作上支持不够,抓的不紧,发挥作用不强。
二是思路举措创新不够。对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效果不明显,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存在“两张皮”现象,党组织活动形式单一。个别基层党组织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不严格,组织生活会不规范,对党员后续教育与管理乏力,党支部自身建设基础薄弱,缺乏凝聚力,组织力不强,基层党建工作亮点不多。
三是队伍建设力度不够。少数基层党组织负责人政治业务素质不高,不能用党的基本理论来科学地解决实际问题、适应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少数基层单位没有负责党建工作的专职人员。少数基层党组织不注重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的党员党性淡簿,日常工作中把自已等同于普通群众,只顾局部利益,缺乏全局观念,甚至不思进取,得过且过。
四是监督考核力度不够。对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履行“一岗双责”存在监督考核不到位现象。一般只通过年度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知晓基层党建工作情况,且考核结果运用导向性不强,难以真正做到有效监督、科学评价,导致在党的领导、从严治党方面失之于宽、松、软。
(一)突出政治功能是提升组织力的核心。党的基层组织是政治组织,政治功能是第一位的功能。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各级党组织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党员,教育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严明党的政治纪律,提高政治站位,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做到对党绝对忠诚。
(二)发挥党支部作用是提升组织力的前提。党支部是党的基础组织,是党组织开展工作的基本单元。各级基层党支部担负好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真正使支部成为团结群众的核心、教育党员的学校、攻坚克难的堡垒。每名党员、每个组织都置于上级党组织的有力领导和管理之下。关键时刻,各级基层党支部要冲锋在前,党员要招之能战,战之能胜,要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到党的温暖和党组织的力量。
(三)加强带头人建设是提升组织力的关键。带头人就是“领头羊”,决定羊群前进的方向。带头人就是“领头雁”,“领头雁”认清方向,盯紧目标,敢于担当,才能形成头雁领飞、群雁齐追的壮美景象。各级基层党组织书记就是“领头羊、领头雁”,是基层组织的带头人,肩负着落实工作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重任,是党在基层的“形象代言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组织力,必须下大力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敢担当、作风正的高素质带头人队伍,不断提高为百姓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四)严格组织生活是提升组织力的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严肃党内政治生活问题时,特别强调“抓住了这个点,我们党就能更好凝心聚魂、强身健体”。严格组织生活,就是严格落实党支部基本制度,发扬“钉钉子”的精神,锲而不舍地从基本制度抓起,从组织生活严起。各级党组织要教育党员牢固树立“在组织里的人,就要过组织生活”的意识,决不能将组织生活制度“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说在嘴上”,落实不到实际行动上,要将“三会一课”制度常态化。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使组织生活“辣味”足;因地制宜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使组织生活“鲜味”够,教育全体党员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
(五)聚焦服务质量是提升组织力的实质。今年是建党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各级基层党组织要着力加强党史学习教育。要从群众最关切的事情出发,把党建工作和为百姓办实事紧密结合,做到“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忧、办百家事”,把解决群众关切问题作为根本任务,积极回应群众对切身利益的诉求,做实做活基层党建。要加强基层党建“党建+”模式创新,丰富主题党日活动内容,选树“两岗一区”活动品牌。深入推进“三个一”工程,即:一支部、一特色、一品牌。要创新学习形式,充分利用党员教育培训基地,有效利用先锋在线、学习强国等平台学习载体。积极探索基层党组织监督考核的途径方式,将监督考核和党风廉政教育结合起来,建立健全监督长效机制。坚定不移把党的全面领导体现在基层,贯穿到基层工作各环节、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