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都策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社科论坛> 铜都策论
 
关于加强五松山文化传承保护的调查与思考
发布日期:2021-10-8 11:04:10 点击数:1592

五松山文化是铜陵青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青铜文化刚阳,是冷兵器时代和现代战争以及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材料,偏向武,那么五松山文化则阴柔,是文人墨客智慧的结晶,偏向文,有了五松山文化,青铜文化则刚中含柔,文武结合,刚柔并济,达到和谐一统。青铜文化以生产力发展水平为基础的归趋性文化体系,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几乎影响了长江流域包括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上海、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福建等省区,长江水系的干流或支流流经区形成的长江文化,长江文化和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两支主体文化。而以唐代诗人李白命名的“五松山”在长期的积累和发展中,成为青铜文化最显著的特色与标志,也是长江文化的人文性的主要显现。

20142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京历史文化风貌保护的讲话中指出:“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传承历史文脉,处理好城市改造开发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关系,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作为长三角重要的文化资源地市,进一步做好五松山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大力发展铜陵特色文化产业,加快建设文化强市,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五松山文化更大的贡献,势在必行。为此,笔者对铜陵五松山文化传承保护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就如何保护和传承提出思考和建议。

一、五松山文化传承保护的现状及不足

(一)五松山及五松山文化的由来

五松山文化是指以铜陵市中心三中为主要范围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明万历《铜陵县志》记载:五松山,铜陵县东南四里,东临天井湖,西临玉带河,背后与铜官山相眺。《舆地纪胜》一书曰:山旧有松,一本五枝,苍鳞老干,黛色参天,故名“五松山”。 

据铜陵方志办《铜陵地名录》记:五松山,海拔高度为30.3米。按图索骥,铜陵县东南四里处,恰是如今淮河路地带,市立医院海拔高度为15米;民政局海拔高度是36.5米;第三中学海拔高度正好是30.5米左右,据多方专家学者考证,铜陵历史上的五松山就在第三中学这个位置上。

唐朝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大诗仙李白来到铜陵在南陵县官常赞府的带领下到铜陵一座不具名的山上游玩,诗兴一时大发,李白写道:“我来五松下,置酒穷跻攀, 征古绝遗老,因名五松山。”李白一生只为两座山命了名,另一座山就是我国的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九华山。诗仙李白在铜陵游玩了五松山后又在铜陵县官的带领下爬上了铜官山上游玩,后又写了一首诗:“我爱铜官乐,千年未拟还, 要须回舞袖,拂尽五松山。”李白第一次来到铜陵,就给一座山取名,对铜陵产生了非常好的印象,以至于都不想回去了,打算把家也搬到铜陵来住,“千年未拟还”,就是一千年都不想回去,李白为其命名,并且写下了八首诗。为一座并不知名的山写八首诗,这在李白的一生是罕见的,说明铜陵的五松山在李白心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文化情结和地位。

(二)五松山文化的内涵和总体现状

五松山在一千多年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具有浓郁而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多元特点。

其一仕途官运文化:入仕是中国自古以来读书人的心路。公元754年,李白途径铜陵,休整生息,在五松山下饮酒吟诗,养精蓄锐,公元755,安史之乱爆发,李白避居庐山,心中始终存在着退隐与济世两种矛盾的思想。恰在此时,永王李璘出师东巡,李白应邀入幕,为国再次效劳;北宋王安石在康定年间(约1039-1041)曾随同沈季长游学到铜陵,北宋铜陵大宗胡省一在大明寺东侧辟书堂一所,名曰:“逢原堂”,后改为“王荆公书堂”,敦请王安石寓居讲学,其子胡舜元(10191099字叔才,号益庵,官翰林院著作郎)和族人胡一源(赐进士出身)等“从学于彼”。此后在治平年间(约10631067)和元丰年间(10781085)又随同汪澥(10511126字仲容,官枢密使)蔡肇(10421119字天启,户吏部员外郎)多次来书堂讲学,传播《三经新义》之思想理说,培养出一批国家栋梁之材;公元1080年初夏,黄庭坚从扬州乘船沿长江逆流而上,前往江西太和县上任,当船行至铜陵江面时,遭遇恶劣天气,锚泊避险,铜陵的山水人文深深感染黄庭坚。公元1102年初夏,黄庭坚携黄友、黄相前往铜陵,后黄相举家从修水迁往铜陵,黄家根脉续延,现已有三千余户,万人之众,成了铜陵的旺族,历史上出了多位进士,有多人升任朝廷要职。

其二辉煌的诗词文化:据相关史料,唐至德年间,五松山建有太白书堂。自李白为五松山罕见写下八首诗歌,苏轼在《题铜陵陈公园双池诗》中咏颂:“落帆重到古铜官,长是江风阻往还。要似谪仙回舞袖,千年醉拂五松山。”黄庭坚也写下《铜官悬望五松山》:“我来五松下,白发三千丈。松门闭青苔,惜哉不得往。”北宋名臣李纲在《游五松山观太白祠堂》中留下了“作诗几千篇,醉笔笼万象。迄今有遗祠,识者共瞻仰”的诗句。元朝人宋无《铜陵五松山中》诗云:“樵声闻远林,流水隔云深,茅屋在何处,桃花无路寻。身黄松上鼠,头白竹间禽,应有仙人住,避秦来至今。”汤显祖也留下了《过铜陵》一诗:“夕向燕支夹,遥分白马耆。沧浪荷叶点,春色凤心知。邑小无城郭,人欢有岁时。谁怜江上影,悬弄五松枝。”清初铜陵人佘心正《五松怀古》:“郁葱佳气五松浮,李白遗踪尚可求,址地近连花邑灿,冈峦俯瞰鹊江流。”他们都给五松山留下了绝美的诗词佳句。

其三知恩图报君子文化:公元761年,落魄中的、已经暮年的62岁的李白再次来到铜陵,投宿于五松山下的农户家中:“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宿五松山下荀媪家》),与往昔狂放不羁的性格相比,李白对提供给他雕胡饭的老妇人荀媪感恩图报真情毕露,李白在《南陵五松山别荀七》一诗中又表达了对荀媪家人的离别之情:“君即颍水荀,何惭许郡宾。相逢太史奏,应是聚宝人。玉隐且在石,兰枯还见春。俄成万里别,立德贵清真。”字里行间,尽显怜悯人性,君子之恩,必将报答。

铜陵现有省级“非遗”名录牛歌、竹马灯、铜陵白姜制作技艺三个。另有大通古镇、浮山、凤凰山等历史文化遗迹,与全省其它地市相比,历史文化遗迹占比较少,很多项目处于长期搁置状态,传承后继乏人甚至出现断层现象,抢救和保护形势严峻,铜陵城市的文化软实力相对薄弱因此,加快五松山文化传承大力发展五松山文化全面提升五松山文化软实力已是刻不容缓。

二、铜陵三中与五松山文化的传承关系

铜陵市第三中学建校之初,特地选择了文脉极盛的五松山腹地,借此寓意,不言而喻,后几经修建改造,发现出土了众多唐宋元明以来的铜器、瓷器、木器等文物,囿于6070年代文物保护意识不强,被附近群众取回家中,或散落、或丢失。十几年前的一次校园操场扩建中,还挖掘出土了部分宋代瓷器。文革期间,铜陵三中老校长谢平治坚持文化兴校,特意安排生物教师汪克槐围栏筑篱以种植中药为铜陵居民治病的名义修建了铜陵三中中药园,五松山的遗址被严严实实保护,后中药园品种增加,渐成植物园,随着城市的发展,五松山山脉原貌已经被彻底破坏,三中植物园内的五松山山头是惟一没有遭到任何人为损坏的原貌遗址。半个多世纪以来,一代又一代三中领导,身体力行,在仅有的办学经费里挤出部分资金,用于植物园的日常维护,并将五松山文化发扬光大。

在半个多世纪办学历程中,五松山文化始终是三中校园文化的主线,在不断传承中,得以发展和壮实。上个世纪80年代,以三中植物园为代表的五松山校园文化体系逐渐形成脉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特地将三中植物园建设成果拍成画片,收录相关文册之中,三中植物园五松山文化闻名全国,各地市兄弟学校纷纷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前来学习。到了90年代,五松山文化体系在原来植物园的基础上,又延伸到生态馆和五松山文化碑廊,由胡志敏校长领衔建设的生态馆,历经艰难险阻,收录了包括东北虎等千种珍惜动物标本,成为铜陵的一道奇观。与此同时,黄庭坚的第27代孙黄百新先生义务捐助祖上墨宝和石碑篆刻,并请国内名家手书,篆刻李白、黄庭坚、苏轼等诗文,在五松山遗址前20米处建立五松山文化碑廊,并收录全部作品,出版《五松山文化碑廊》一书,极大丰富和完善了五松山文化,并使之成为传统文化教育基地。与五松山文化碑廊同时落成的还有五松亭,供五松文化爱好者习文吟诵,广受社会好评。

铜陵三中在发掘和传承五松山文化的同时,积极外延文化内涵2006年,开办了五松山文化讲坛,邀请了刘再复、舒婷、谢有顺等一批大家来此讲学,复兴五松诗学2011年,五松山文化讲坛被市委宣传部纳入“铜都讲坛”,在资金、技术、宣传上给予支持。15年来,五松山文化讲坛弦歌不辍,共举办了35场,成为国内少有的持续不间断开办的中学文化讲坛,五松山文化在五松山文化讲坛中声名远扬。世纪之初,以五松山文化为背景的五松文学社成立,并开办了《五松山》文学杂志校园版本,后与铜陵市文联及教育局合作,推出了众多五松文学题材,集中展示了五松山文化的内涵和风貌。如今,五松山文化已成为三中校园文化的载体,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和各种校园文化展演中浸润渗透,融入学生的课外活动、融入素质教育之中,成为师生们精神的力量。

传承五松山优良文化,就是传承铜陵优秀历史文化,就是传承长江文化,也就是传承中华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在继承中弘扬,在弘扬中发展,是文化实践的最佳方法。近年来,铜陵三中与时俱进,将五松山文化和课程体系相结合,探索出了一条适合本校和市情相得益彰的发展之路,近期,拟建立“六大学院”体系,进一步提炼和完善五松山文化的精髓。一是太白书院:开设阅读及各类读书会、讲座式课程,涵养师生诗书气质,培养思想者;二是清铜学院:开设先修培优课程,面向顶尖大学培养优秀学生,培养问题解决者;三是聿云学院:开设戏曲戏剧表演,演讲朗诵主持,音乐绘画,体育项目等各类美育、劳育、体育课程,培养优雅生活者、终身运动者;四是心灵学院:开设生涯规划、心理课程,培养品格健全、心理健康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五是培根学院:开设各类家长课程,搭建家长和孩子沟通的桥梁,家校协同育人;六是未来学院,搞信息学竞赛,机器人,创新教育的课程,培养未来创造的实力者。铜陵市第三中学的课程设计,基于国家新课程体系要求,取源于铜陵历史文化,根植于五松山旧址,立足于新课程建设和五育并举理念,得益于家校、校内外多点协同育人资源,学校以学院的形式来组织分类安排学校育人综合课程体系。以五松山文化体系育人,建立科学系统的课程教学体系,让学生浸润其中,必将对学生心灵产生积极不可低估的作用和影响,让学生心灵深处有家乡,将来更好建设家乡反哺家乡。

三、五松山文化传承保护中的困境与破局

近年来,五松山文化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制约五松山文化传承的因素依然存在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相关政府职能部门重视不够。由政府或专业组织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挖掘整理和传承依然很少,文化传承还没有上升到应有的社会高度和组织层面经过多年积极争取,201811月,经市编办研究,同意设立市第三中学五松山生态文化科普中心,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五松山生态文化科普中心将面向全市青少年学生开展生态科普教育,接待市内外青少年学生来中心参观学习;开展生物教学实践活动,承担生态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开展市内外学术文化交流活动,发挥五松山文化讲坛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宣扬“文化自信”中的作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以“五松山文化碑廊”为载体,把“铜陵市第三中学五松山生态文化科普中心”打造为我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3年过去了,当初同意设立市第三中学五松山生态文化科普中心答应给的编制囿于种种原因至今没有落实,铜陵三中想要的技术人才无法招入,造成了五松山文化日常管理工作的被动,三中只能想方设法,从社会上临时聘请部分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分门别类的工作。

二是开发商过多干预。由于五松山所处的铜陵市第三中学所处位置位于市中心地带,商业地产价值越来越大,一些开发商盲目把商业价值当作追求经济利润的惟一手段,部分群体完全从经济效益出发看待五松山文化传承与保护,大规模持续地城市开发改造与地上地下的文化遗存之间矛盾非常集中、异常激烈一些开发商甚至为了当前利益,通过各种方式规划三中用地,铜陵三中面临着被拆迁、被改造的危机一旦开发商的设想变为事实,三中变为商业用地,五松山在铜陵的最后一块遗址遭破坏,五松山文化的原真性失去整体风貌,将造成无法预测的文化脉络丢失后果,五松山文化寻根也将不复存在。经过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证明,可供我们选择保护的文化遗产已经不是太多,而是太少。铜陵应当争分夺秒地既为当代,更为后代,把五松山珍贵的文化遗产抢救下来,列入保护之列。

三是资金缺位。目前五松山文化传存保护在总体上仍然面临资金投入明显不足问题。三中植物园五松山文化遗址、五松山文化碑廊、生态馆等维护费用较高,而有关部门在实际操作中普遍存在投入小、不愿投、不肯投、没钱投的情况,文化传承资金捉襟见肘,铜陵三中在本身教学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无法完成普查、抢救、保护等基础性工作,五松山文化的传承保护也就难以继续。如此看来,五松山文化遗产保护处于最危险、最紧迫、最关键的历史阶段,当务之急,是政府相关工作人员以对铜陵历史负责的高度来重视五松山文化遗产传承经费落实事宜。

2006610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文化遗产日”调研时发表讲话:“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是每个人的事。只有我们每个人都关心和爱惜前人给我们留下的这些财富,我们民族的精神和独特的审美情趣、独特的传统气质,才能传承下去。……倡导珍爱文化遗产的文明之风,增强公众对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了解,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氛围……保护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如果说,以前无知情况下的不重视还可以原谅,那么,现在有认识情况下的不重视,那就是意识问题、政绩观问题。”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任何文化被人们所了解和认同都需要一个渐入人心的过程。当务之急,需要解决如下几个问题

一是建立太白书堂学校是文化传承最好的载体,由于铜陵三中与五松山有着不可分割的历史渊源,建议太白书堂以铜陵三中校园为基地进行重建,结合三中图书馆、书香校园和课程体系,达到文化与历史的完整结合。

二是成立“五松山文化办公室”系统全面整理五松山文化历史资料,具体推进相关项目的落地生根。

现如今,文化作为一个城市的软实力和持久的生命力甚至也是生产力的观点已被众人接受,五松山文化作为青铜文化的一部分,已经自觉融入长江文化,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加强合作,凸显铜陵自己的文化特色,增强铜陵市民的自豪感和信心,五松山文化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和无法代替的历史传承作用。建议我市在保护传统文化遗产过程中,加大五松山文化推介力度,既能讲好铜陵历史故事,展现铜陵文化风采,又能提升我市在长江文化中的历史和现实地位,实现内外部共同发展的双赢局面。

 

作者:余徐刚、叶叶

【打印此页】  【顶部】  【关闭窗口】
上一条 信息:创建老年友好社区 彰显敬老人文关怀——铜陵市义安区天门镇金塔村争创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主要实践
下一条 信息:牢记使命,砥砺前行 奋力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版权所有:铜陵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邮政编码:244000
电话:0562-5880823 传真:0562-5880822 皖ICP备06009720号 技术支持:志扬软件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0562-12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