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都策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社科论坛> 铜都策论
 
加快建设幸福美丽新铜陵 奋力迈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四论全面深化改革工作
发布日期:2014-08-08 11:13:03 点击数:3381

市委九届十二次全会通过的《关于贯彻落实中央、省委部署全面深化改革的意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明确提出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严守生态保护红线。这是贯彻党的十八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举措,是建设幸福美丽新铜陵的重要内容。如果一座城市看不到蓝天白云,遑论美丽;如果广大市民呼吸不到新鲜空气、喝不上干净水,又何谈幸福?

近年来,“十面霾伏”的心肺之患和“自强不吸”的呼吸之痛,越来越引起人们对发展方式的反思,对自然规律的敬畏。铜陵市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环境问题是最大的民生问题,也是最难的发展课题。我们一定要以对历史、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顺应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在认识上更深入、在信心上更坚定、在行动上更坚决、在保障上更有力,奋力迈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在认识上更深入,就是要认清生态的重要,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省委书记张宝顺来铜陵调研时要求“统筹做好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等工作,既要算经济账、发展账,更要算生态账、环保账”;市委九届十二次全会提出“坚持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之路”。

我们一定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和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把生态文明提升到一个新的战略高度,牢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在信心上更坚决,就是看清铜陵的优势,切实增强打造宜居宜业山水园林城市的信心与决心。铜陵市具有较为丰富的“山水林田湖”资源,年均降雨量近1400毫米,拥有湿地16224公顷,境内山环水绕、植被丰茂,自然禀赋优越;我们是国家园林城市,拥有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市、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创建市、国家资源枯竭型城市等政策平台,积累了发展循环经济的有益经验,这些都是铜陵市的优势所在、潜力所在、希望所在。滨江生态岸线公园的建成,说明我们有条件、有能力把以前最脏、乱、差的地方变成植被最好、环境最美的地方,也让我们看到了城市转型的美好前景。全市上下一定要坚定信心、下定决心,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我们的环境,像建设自己的小家一样建设美丽铜陵,共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在行动上更坚定,就是要发扬担当精神,坚决推动生态建设这场“绿色革命”。近年来,我们强力推进绿化提升、征收拆违和石料矿山、选矿行业、超限超载、扬尘污染专项整治,以及循环园区重金属污染和横港扫把沟、狼尾湖区域环境综合整治、“三线三边三小”环境综合整治等,有力改善了人居环境、提升了城市形象。实践证明,只要我们科学决策、依法办事,下定决心、动真碰硬,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一定能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应当看到,这些专项行动、专项整治决不是一时的事情,必须乘势前行,久久为功,始终做到“决心大、措施硬,雷声大、雨点也大”,努力取得更大成效。当前特别要处理好保护与开发、湿地与园林、整体与局部、自然与人文以及生态、社会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加快编制湿地保护规划,加快建立湿地保护体系,加快形成湿地保护链条,着力打造湿地铜陵。

在保障上更有力,就是要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建立健全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从根本上讲,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就是人与人的关系,资源环境问题的背后是利益问题、权力问题。只有通过制度建设,才能从根本上保护好生态环境。市委在《意见》中提出实行生态环境源头保护、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等制度,要敢于啃硬骨头、勇于涉险滩,用制度来约束资源使用权力,用制度来规范资源开发行为,用制度来落实环境保护责任,用制度来保障合法环境权益。新《环保法》将于明年1月1日起实施,我市首批“环保警察”也已上岗,要以此为契机,铁腕治污、科学治污,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中有句名言:地球不是我们从父辈那里继承来的,而是从自己的后代那里借来的。我们一定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本着对人民、对发展、对历史、对未来负责任的态度,切实把环境治理好,把生态建设好,团结一心开创建设幸福美丽新铜陵的崭新局面。

 

【打印此页】  【顶部】  【关闭窗口】
上一条 信息:做转型发展的担当者
下一条 信息: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 努力走在全省前列——三论全面深化改革工作
版权所有:铜陵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邮政编码:244000
电话:0562-5880823 传真:0562-5880822 皖ICP备06009720号 技术支持:志扬软件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0562-12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