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社科论坛> 理论研究
 
曹雪芹、红楼梦与统一战线------读《红楼梦》心得
发布日期:2016-5-2 8:59:23 点击数:1468
 
 曹雪芹、《红楼梦》与“统一战线”   
 
 
----读《红楼梦》心得
 
 
 
 
 
    在中国,连小学生都知道曹雪芹是《红楼梦》的作者。但是,对于曹雪芹的家世以及《红楼梦》成书的某些原因与“统一战线”之间的渊源关系却鲜为人知。
 
 
对此,开国领袖毛泽东在四十多年前就曾有过精辟评说。据张淇彬主编(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的《中南海三代领导集体与共和国文化实录》中,武在平回忆的《文人毛泽东与文化名人的盖世情结·老舍篇》记载:一九六0年四月全国人大二届二次大会期间,在一次会议休息时,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中央领导与著名作家满族代表老舍在休息室不期而遇,在谈及满族历史时,毛泽东盛赞满族,尤其盛赞康熙发明了“统一战线”政策。康熙先是团结蒙古族、藏族等少数民族稳定北方;后来广泛团结汉族民众,尤其注重团结、吸引汉人中的上层人士以及知识分子,问鼎中原直至统一全中国。同时,他尊孔崇儒,全面学习和继承了当时比满文化先进得多的汉文化,实现了政治稳定,社会安定的局面。
 
 
无独有偶,学者和“红学”研究者也不乏同样观点。安师大中文系教授张晓春、赵元庆在“安徽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讲义”《红楼梦研究》(安徽省自考办印)中也指出:曹雪芹祖父曹玺表面上任“江宁织造”之职(替皇家管理染织、采办物资),实际上是皇家“非公开”的“统战”大臣(替皇上联络明代遗老遗少,沟通满汉之间的民族感情)。
 
 
原来,曹家上世原籍辽阳,先世本是汉人。曹家很早被编入满州正白旗,成为内务府的“包衣”。满语中“包衣”是家奴、奴仆的意思。在满族入关建立清王朝时,曹家也举家随清入关,并定居北京。曹雪芹的祖父曹玺在康熙年间曾首任江宁“织造”一职,于是又举家迁往南京(即当时的江宁)。
 
 
曹家担任江宁“织造”之职,表面上是替皇家管理染织、采办物资等事务。实际上,他另外却为清王朝担负不能公开的重要使命:联络前明王朝遗老遗少和汉族知识分子,沟通满汉之间的民族感情。也就是从事我们今天的“统一战线”工作。曹玺“专差久任”,深得康熙的赏识和宠信。康熙五次南巡就有四次由曹玺主持接驾大典;还加官晋爵,被封“正一品”。康熙五十一年,曹玺在扬州任上病逝前,康熙还特命快马送药抢救。可见,曹玺的奉旨统战工作在康熙皇帝眼中是何等的重要?
 
 
其实,这也是康熙对当时的政治形势做出的巧妙的明智之举。因为历史的原因,过去汉人从来都瞧不起象满族这样被斥为“夷”的过着牧游生活的落后民族。况且,满清王朝是通过野蛮的武力手段来征服中原乃至统治全中国的。试想,在三四百年前,一向以“大汉族”自居的相当多的汉人,特别是一些前明王朝的遗老遗少和一些愚忠固守的所谓“民族”节气的知识分子,在感情上岂能容忍得下?这样,为了巩固满清王朝以相对少数人以及与落后的生产力,对于占有相对多数人以及先进生产力的汉族人的统治,摆在康熙面前政治上的当务之急就是亟待沟通满汉之间的民族感情,直至各民族、各阶层的大融合。与此同时,偏安东南一隅的好几个南明小朝庭虽然都被康熙相继消灭了。但是尚有许多前明王朝的遗老遗少还集中在东南地区,蠢蠢欲动,俟机覆清复明。所以,康熙从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当然也包括稳固自己的皇位)出发,看中了曹玺这个特殊人物(一是曹玺先汉后满的特殊家世;二是曹玺之妻孙氏曾是康熙幼时保姆的特殊亲缘关系)而赋予其特殊而又机密的重任:替皇上广交前明王朝名界朋友,特别是前明遗老遗少以及众多的知识分子;给君主做民族间的疏导、和解、团结工作。并策划其中的中上层人士和影响的文人名士归顺清室,最终达到稳定政局、安定社会的局面。所有这些不正好具备了我们今天所称的“统一战线”工作的基本职能吗?
 
 
事实上,曹玺、曹寅、曹颙、曹頫祖孙三代四人相继奉旨“统战”,都没辱使命,也不负君望,因而长期袭任江宁“织造”之职,“专差久任”达六十余年。只是到了雍正五年(曹雪芹之父曹頫当家时),曹家由于统治集团内部的互相倾轧而因“罪”(“骚扰驿战,苛索银两。”)抄家败落,方才迁回北京。到了乾隆年间,曹家最终衰落破败,只得再次移居北京西郊。
 
 
曹家由于世代“统战”有功而门庭显赫成为“百年望族”,因为奉旨“统战”的需要而成一个具有多元文化教养的“诗礼之家”。这样的有着丰厚文化涵蕴的家庭环境的熏陶和影响,对造就、孕育曹雪芹日后的艺术才能有着直接关系。其中对幼小的曹雪芹影响最大的,大概要算其祖父曹寅持家时期。由于适应奉旨“统战”工作的需要,造就了曹寅江南“名士”形象。曹寅是当时有名的藏书家、造诣颇深的书法家,很热衷于“文化统战”及书籍的刊刻,所刊皆为精品。很有影响的《全康诗》和《佩文韵府》就是他奉旨负责刊印的。曹寅还从小精通音律,擅长诗词曲赋创作。有《栋亭诗文集》传世,在清初诗坛影响颇大。《栋亭书目》中记载,曹家当时藏书十余万卷。曹寅在任江宁“织造”期间,通过诗词典赋、琴棋书画等文化交往,广泛联系汉族知识分子,奉旨“统战”取得了相当成效。“管理织造事栋亭公主持风雅,四方之士多归之。”“及公辖盐务于两淮、金陵之士从而渡江者十八九。”(程庭祚《先考祓斋府君行状》)。这种多元文化交流,名人雅士云集曹家吟诗题赋的情况,无疑对年幼的曹雪芹有着巨大深刻的影响。再加上曹雪芹本来自小就是一个“天分高明,性情颖慧”的早熟儿童,更兼生长在这样一个开放的多元化的文学艺术环境里,使其艺术天赋得到鼓励、培养、孕育,也为他日后创作《红楼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然,不可否认曹雪芹的家庭由繁荣盛极而突然降到凄凉潦倒的重大变故,同样也给他以深切感受,这对他后来的创作实践也同样产生了无法估量的影响。
 
 
同时,“统战”世家中多阶层人士交往,多元文化交流,多种意识的碰撞等生活经历,也为曹雪芹日后创作《红楼梦》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生活源泉和众多的文学形象素材。君不见:“大观园中官绅艺伎,王公俾妾,耆学宿儒,骚人墨客,僧尼巫道,南商北贾,轿夫农妇,能工巧匠,食客门人济济一堂。”《红楼梦》里诗词典赋俯括皆是:琴棋书画屡见笔端;诗社文会层出不穷。所有这些不都是曹雪芹幼时“统战”世家生活经历的再现、浓缩,并加以文学提炼而成为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形象吗?
 
 
总而言之,是曹家这个统战世家多元文化交流融合,多阶层,多民族人士的交往沟通,多种意识的碰撞沉积,培养、孕育、并造就一代文豪曹雪芹的艺术天赋,也为他后来创造文学巨著《红楼梦》提供了丰富的生活源泉和文学形象素材。
 
 
可以设想:如果曹雪芹不是成长在这个“统战”世家,《红楼梦》至少要晚十年,甚至几十年才能问世。
 
 
 
 
 
 
 
 
 
 
 
                             
 
 
                                                                                     撰写人:枞阳县经信委 方维平
 
 
                                                                                                    电子邮箱:  2638137848@qq.co m 
 
 
                                                                                                    联系电话:13956542855
 
 
                                                                                                       2016 年5  月1  日 
 
 
      
 
【打印此页】  【顶部】  【关闭窗口】
上一条 信息: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下一条 信息:加强人力资源会计的应用
版权所有:铜陵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邮政编码:244000
电话:0562-5880823 传真:0562-5880822 皖ICP备06009720号 技术支持:志扬软件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0562-12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