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铜陵枞阳钱美清
怡然自乐垂钓人
关镇河长水缓流,
犹如彩练落平畴。
拂开晨雾抛诱饵,
披上朝霞钓晚秋。
若得神仙平助力,
岂止太公壮志酬。
闲时戏说钓鱼乐,
妻欲背篓去河头。
深秋的早上7点左右,我走步到关镇河堤,看到河两边垂钓的人,矮身轻手低语,互不相扰,似乎是怕惊动游鱼,握着细长的钓杆,耐心等着鱼儿上钩,感慨赋之。
欣赏着垂钓,我的思绪穿越时空,飞到渭水河边。商周时期太公姜子牙受师傅之命,下界帮助文王推翻商纣暴政。但姜子牙觉得自己半百之龄、又和文王没有交情,很难获得文王赏识。于是在文王回都途中,在河的一边,用没有鱼饵的直钩钓到了很多鱼。文王见到了,觉得这是奇人(古代人对奇人都很尊敬的),于是主动跟他交谈,发现这真是个大有用之才,招入帐下。后来姜子牙帮助文王和他的儿子推翻商纣统治,建立了周朝。
我的思绪又飞到了唐代,欣赏着唐代诗人胡令能创作的《小儿垂钓 》: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我的脑海里出现了一个头发蓬乱的正在学垂钓的小孩,侧身坐在青苔上,绿草映衬着他的身影。 遇到有人问路,他老远就招着小手,因为不敢大声应答,唯恐鱼儿被吓跑。他的几分纯真、无限童趣和专注神情历历在目。
我想到了柳宗元的《江雪》: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想到了 张志和的《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骛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我的思绪又回到现实,想到最近一个微友写的垂钓诗:
“竿瘦鱼肥芦苇黄
天蓝水碧发染霜
银钩钓得金秋美
抖落芦花笑夕阳”。
我还想到2017年2月初偕老伴游贵池平天湖时写的打油诗:
“雾锁平天湖,
美景何以睹?
偶遇垂钓人,
但见野鸭孤。”
想到了2017年4月份铜陵日报与拓基集团联合举办的摄影大赛,我在铜陵天井湖用手机随拍的《钓悅》,获得人气奖前30名受奖的情景。
是啊,垂钓者手里鱼竿上的银钩钓的是鱼,但更多的是自己心里的那份执念,那份怡然自乐。对钓鱼爱好者来说,垂钓是一种愉悅,一种乐趣,一种心情,一种健康的休闲方式。
作者:安徽枞阳人。中共党员,大专,中学高级教师,从事初中教育教学四十余年。
联系电话19810939822.
农行卡号:62284823087413786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