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人盛也,原名胜利,盛氏子弟,研究北宋侍奉宋太宗、宋真宗、宋仁宗三朝皇帝盛度的历史文化,由来久矣。最近,他在铜陵市盛度文化研究微信群“爆料”,盛度原来名叫“玄”。并引一段宋史作为例证:“先是,上召翰林学士梁颢夜对,询及当世台阁人物。颢曰:‘晁炯笃于词学,盛玄敏于吏事。’上不答,徐问曰:‘文行兼著如赵安仁者有几?’颢曰:‘安仁才识兼茂,体裁凝远,求之具美,未见其比也。’既而颢卒,以安仁为翰林学士。”这段“夜对”中“盛玄”的发现,为我们了解、研究盛度的早期历史,又找到了一条很好的线索。
追寻这条线索,我在历史资料中也查出几条史料,可以佐证盛度曾用过盛玄这个姓名是正确的。
一是《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十七:“初,开封尉张易捕盗八人,送左军巡,狱成坐流,既决,乃获真盗。御史台劾问得实,前知府梁颢已卒,判官、屯田员外郎、直史馆盛玄责监洪州税,推官、赞赏大夫李湘责监永丰税。”这里记述的“盛玄”是否是我们熟知的盛度呢?翻阅宋史《盛度传》,盛度“……开封府判官,坐决狱失实,降监洪州税”。很显然,这两段史料虽然粗细、详略不同,但从时间、地点、官名等几个方面推测,可以肯定讲的是同一个人、同一件事。这两段史料的相互参阅,我们不仅对《盛度传》中盛度为何从开封府谪洪州的具体原因弄清楚了,而且对盛胜利所引的那段宋史中“上不答”也弄明白了。
开封府作为北宋的国都,具有地方和中央的双重身份,身份特殊。当年,宋太祖赵光胤采纳赵普建议,在全国各州郡中设立通判,明确其职责就是对知州及其他官员进行监察,但“开封府是不设通判的——全国所有中级政区,只有这个府例外”(摘自《一本书读懂宋史》)。《续资治通鉴长编》里曾提到太平兴国七年(982年)开始设置开封府通判一职,由文官充任,但仅此一例。为什么?我以为关键是宋代沿袭隋唐的习俗,有亲王“尹京”的传统。历史上,宋太宗、宋真宗等不少皇家子弟和亲王都担任过开封府尹。在皇权大于天的封建王朝,设置开封府的通判能对他们所作所为进行监察吗?
开封府判官,官名。宋初置,为开封府尹副贰。后设开封少尹两个,若遇他官领尹事,则改少尹为判官。根据这个注释推测,开封府的判官虽不是名正言顺的副职,但最起码也可以说是开封府知府的协助,没有监察职责,仅有协助之任。如:秦王赵廷美被任为开封尹,吕端被任为开封府判官。赵元僖出任开封尹,宋太宗任命张去华等二人为开封府判官、推官,并亲自召见他们,对他们说“……所以选择你们担任这些重要职务,请好好辅佐我的儿子。”各赏赐钱100万(贯)。后又再次任命吕端,重新让他担任开封府判官,辅佐这位皇位继承人。又如:宋真宗任开封尹时,毕士安被任命开封府判官。张去华太宗时历任京东、江南转运使;真宗时,历知杭州、苏州,以工部侍郎致仕。吕端和毕士安在真宗朝都先后担任同平章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宰相。由此可见,被选任开封府判官的人是前途无量的。
在此,综合上述一些摘录分析,开封府的府尉张易捕获偷盗者八人,送交左军巡院,经过左军巡院审讯并对偷盗者提出流放的意见,开封府裁定执行后,又抓到真正的偷盗者。御史台得到检举揭发的信件,查清事实真相正准备对相关人员追责时,前开封府知府梁颢正好去世,作为协助知府工作的判官、屯田员外郎、直史馆盛玄被问责,被贬谪到洪州监督有关税收的上缴。这里讲的判官是盛度的实际职务,屯田员外郎是其享受的级别,直史馆是他的职称。看起来,盛度被降职似乎有点冤,但前开封府知府一把手已过世,作为协助知府分管具体工作的判官,被处理问责也在情理之中。
“盛度谪洪州”发生在景德元年八九月间,而例证摘引的史料中“上召翰林学士梁颢夜对”,文前还有一句话,明确记载“夜对”是在景德元年的“秋七月”。当开封府知府梁颢讲到“晁炯笃于词学,盛玄敏于吏事”,此时“上不答”也就不难理解了。可以推测,“上”也就是宋真宗应已收到对开封府错案的检举揭发,并有绝对可能御笔亲批到御史台要求查办。这时,开封府的知府梁颢却不知底细地讲“晁炯笃于词学,盛玄敏于吏事”,让宋真宗如何回答?他只能缓缓地问梁颢:“文行兼著如赵安仁者有几?”把话题岔开。
二是《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十五,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己巳,“上谓宰相曰:‘朕阅唐六典,起居郎、舍人、司谏、正言凡十二员,近者此官多阙,可因覃庆选有才望,为中外所知者補之。’於是直史馆陈尧佐、乐黄目、盛玄、王随、路振、崔遵度、陈知微、李谘、陈越等九人,悉授两省官。盛玄,余杭人,后改名度。”这段史料更加清楚了,最后一句明确指出“盛玄,余杭人,后改名度。”至此,白纸黑字、明明白白,盛度曾用名“玄”,我们应该不容置疑了。
宋时,通称门下省与中书省为两省,统称门下省五品以上或五品以下官至左散骑常侍、左谏议大夫、给事中、起居郎、左司谏、左正言与中书省五品以上或五品以下官右散骑常侍、右谏议大夫、中书舍人、起居舍人、右司谏、右正言为两省官。结合其他史料,可以推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是年四十四岁、年富力强的盛度进入两省,被起用为“起居舍人”,进入台阁,与皇帝朝暮相处,掌修记言之事。
三是清代所编的《宋诗纪事》和《宋会要辑稿》等其它宋史专著,内无“盛玄”却有“盛元”的记载。《宋诗纪事》卷七记载:盛元《送何水部蒙出牧袁州》的一首诗:“文昌郎位改清资,乞领鱼符赋式微。雉省月寒慵夜直,隼旟风细喜秋归。宜春酒助新开宴,侍史香余旧赐衣。客向西山思井旧,莫教沤鸟见人飞。”这里的“何水部蒙”就是宋朝的何蒙,字叔昭,洪州人,曾任水部郎中。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加官太府少卿。后任太平知州,又任袁州知州。后又调任濠州。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死去,终年七十七岁。这是盛元大在中祥符四年后送别何蒙去袁州任知州的一首诗。
这里的“盛元”是谁?《宋诗纪事》是清代厉鹗编辑的宋代诗歌资料汇集,共100卷。书中录宋诗3812家及其小传。书中记载了与诗歌有关的事迹和人物。诗后列举了有关诗的作者本来的身份。在盛元《送何水部蒙出牧袁州》的尾部有按语说:“《宋诗纪事》作盛元诗,据《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五,盛元即盛度。”《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五文字讲的是“盛玄,余杭人,后改名度”。从这里可以揣测,盛元即盛玄也。
《宋会要辑稿》·礼九·大阅讲武:十六日,大阅诸军于东北郊。明日,又赐近臣饮于中书,诸军将校饮于营中,内职饮于军器库,诸班卫士饮于殿门外。大阅所践民田,蠲其租。上作《大阅》五言诗,令属和。儒臣梁颢、曾致尧、盛元、刘锴、杨嵎等各上大阅颂、赋、铭,诏付史馆。
《宋诗纪事》盛元《送何水部蒙出牧袁州》的按语和《宋会要辑稿》所摘的《宋会要辑稿》·礼九·大阅讲武,为什么将盛玄称为盛元呢?
历史的大背景,《宋诗纪事》的主编厉鹗(1692年-1752年),生活在康熙皇帝玄烨执政期间,《宋会要辑稿》的主编徐松(1781-1848年)生活在康熙执政之后,但其大背景就是清朝最为盛行的“御名避讳”。《清朝御名避讳指南》一文指出:“从康熙到乾隆,越往后禁忌越多,越往后越容易触犯圣讳。”(摘自北京青年报)。清朝皇帝的名字不能写,更不能乱写。乾隆年间,河南有一个书贩刻印《圣讳实录》,本来是想教大家怎样避清朝皇帝的名讳,结果被乾隆所杀,因为书里写了康熙、雍正和乾隆的名字。如何避讳?康熙名叫玄烨,假如你生活在康熙即位以后,你要写书、写文章,那就得避开“玄”字和“烨”字,用别的字代替。你本来想写“天地玄黄”,只能写成“天地元黄”,想写“其光烨烨”,只能写成“其光煜煜”。假如你敢直接写“玄黄”和“烨烨”,一旦被人举报上去,那就是掉脑袋的事了。因为避“玄”为“元”的人太多了,“玄”改“元”就约定俗成、人们一看到“元”字,就会联想到“玄”字。因此,清朝文人在编写宋诗、宋书时,见到“盛玄”为了避讳,只能改为“盛元”。从这个角度讲,我们也可以反证“盛元”就是“盛玄”,“盛玄”就是“盛度”。
盛玄为何改名为“度”?我以为,应该与这件事有着密切的联系。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宋真宗对其宰执说他梦见了玉皇,令赵氏祖先授予他天书。赵氏祖先自称是远古人皇九人中的一人,曾转世为轩辕黄帝,主赵氏之族,总治下界,名曰九天司命保生天尊赵玄朗。当年闰十月,宋真宗追尊赵玄朗为九天司命保生天尊大帝,庙号圣祖,并昭告天下:玄、郎二字避讳。如当时孔子的封号是“玄圣文宣王”改作“至圣文宣王”,大将杨延朗改名为杨延昭。此时,身为皇帝身边的要人、官员“盛玄”肯定要率先执行,及时避讳,改称盛度,免遭生事。度,儒家中庸之道也。以“度”为名,很符合盛度“凡事有度”“做人有度”“做事有度”的吏事风格。当然,这个结论可以继续讨论,但不管怎么说,盛度史书上曾用“盛玄”“盛元”的发现,对研究盛度历史和文化的同仁们,进一步收集、整理盛度史料,尤其是收集盛度早期史料,窃以为是有很大帮助的。
作者:凌木子